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网络中国节·中秋⑥】东湖评论:中秋团圆夜,“灯火里的中国”最抚凡人心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0日23:33 来源: 荆楚网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夜晚时分,走在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潮拥挤,丹桂花开幽香扑鼻,花灯盏盏映入眼帘,袅袅炊烟不绝如缕,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千家万户摇曳的暖橘色光亮,尽显一派盛世繁荣、国运昌盛的新气象、新面貌。

提到中秋,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花前月下,庭院彩灯高挂,孩童扎灯笼、写灯谜、耍禄仔、烧斗香,大人们品酒作乐、赏月吟诗、舞斗火龙,年迈长辈手捧月饼、馥语相谈,观赏中秋晚会。饭点时分,一家老小围坐桌前,开怀畅饮、举杯邀月,处处荡漾着闲适美好的幸福滋味。而在万家“灯火摇曳”下,更有千千万万的“孤勇者”在外漂泊、拼搏奋斗,虽是中秋团圆夜,却只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们的切切思念。这份浓浓的家国情怀,交织成“灯火里的中国”,最是抚慰凡人心,最是彰显中秋“小团圆”与“大团圆”的幸福真谛,令人无比动容,倍感温馨鼓舞。

“灯火”暖民心,团聚是幸福,欢实的笑容洋溢着喜庆的味道。今年的中秋恰逢教师节,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归家路途遥远等诸多原因,不少学子无法与家人团圆相聚,便把这份深情藏进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情当中:或攒上祝福,组团上访老师家,齐谢师恩;或举办篝火晚会,诚邀老师相聚片刻,才艺比拼、温情互动;或亲力亲为,用爱心与真情烹制一桌盛宴,与老师共进晚餐,共度中秋佳节……在这个“双节碰撞”的甜蜜时刻,老师与学生在“灯火”之下团聚,人人脸上挂满了笑意、绽放出笑容,这是岁月静好的闲适,是喜庆祥和的欢实,也是“亲情”与“师生情”相守的幸福。

“灯火”照征途,奋斗映初心,火红的日子绘就出亮丽的风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当把时针拨回上个世纪60年代,彼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人民群众生活极为艰苦。经过数十载春秋日月的蝶变发展,如今的中秋佳节,餐桌上既有馅料丰富的月饼、绵软细腻的桂花糕,还有肥美多汁的大闸蟹、窖藏多年的醇香老酒,在馥郁秋季独有气味的同时,也升腾着人间烟火的幸福。盏盏“灯火”照征途,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怀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炙热情怀,才助燃了14亿多人民群众“火红的日子”,让人间烟火气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灯火”引方向,奉献见真情,青春的色彩托举起壮阔的未来。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秋佳节象征着阖家团圆,但此时仍有无数的青春身影坚守岗位,用行动践行初心、用生命托举使命,换取这人世间来之不易的家国安宁、社会稳定。譬如,在四川泸定抗震救灾火线,为尽快开辟救援通道,一个个逆行者身影竞相迸发、奋勇向前,传递着守护与担当,给灾区民众带来“心安”,凝聚起共渡难关的众志成城;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以最快速度扑灭疫情,广大社区工作者闻令而动、逆风前行,这份“以小爱铸大爱”的传承令人动容;在边防阵地前线,英雄官兵们戍守疆域、保家卫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他们朴实而铿锵的誓言……万家灯火团圆时,青春身影五彩斑斓、青春力量接力绽放,他们的真情奉献,他们的实干担当,必将托举起“盛世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万里河山锦绣,惟愿家国安宁。诚如《灯火里的中国》歌词所唱:“星空升腾时代的巍峨,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值此中秋团圆夜,盏盏灯火照耀了我们的内心,也点亮了祖国的山河。愿梦想照进现实,愿“幸福清辉”洒满群众心田,每一个“小家”都能团圆幸福、平安健康,我们的“大家”更加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共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区)

摄影: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