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海上升明月,两岸共此时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5日22:23 来源: 荆楚网

7月13日晚,市民朋友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今年的“超级月亮”,据悉,今年的超级月亮是北半球自2008年以来地平线高度最低的满月。一时之间,海峡两岸各大网络社交媒体都被各种“月亮证件照”刷屏,而大家为图片所配的文字不约而同的包含了咏月的诗词,无论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抑或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多的还是李白的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华民族对明月的情愫,流淌于血液,植根于文脉,勃发于心间。对明月的喜爱穿越了古代今时,纵横了庙堂江湖,贯穿了朱门蓬顶,更跨越了海峡两岸。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海峡两岸,大家赏着同样的月,读着同样的诗,更以明月寄托了同样的感情。

自古以来明月寄托的感情有很多,但最深沉最浓烈的是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团圆的期盼。中华民族对于故土的依恋很强,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是。余光中就曾在离开大陆寄居台湾23载后,写下乡愁一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凝聚了其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的绵绵愁绪。也许在上个世纪,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就是阻隔游子与故土的天堑,那么到今天,随着两岸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的高频共振和深度融合,尤其是两岸青年人自发的良性交流与友好互动,已让这湾海峡化作了通途。

今年恰逢两岸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的第35年,日前,第十四届海峡论坛正在福建厦门举办中。该盛会聚焦两岸青年、赓续文化根脉、深化基层往来、关注经济热点。其中青年是两岸交流融合的关键,也是两岸共同发展的引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得益于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感受到了大陆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前来大陆就业、创业,实现了自身价值,成为了两岸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和梦想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两岸青年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同心同行、携手打拼,团结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人生际遇的起伏,月亮变幻的圆缺,无一不有正好对应的时刻。而在所有的变幻里,人们最爱的是满月,在所有的际遇里,人们又最期盼团圆。一个母亲,期盼着远行的游子,一片大陆,期盼着漂泊的岛屿。自甲午之后,海峡两岸分割已有127年零3个月,祖国期盼着统一,两岸的人们也盼望着团圆。两岸血脉相连、文脉相承、命运相通、梦想与共,这一湾海峡隔断不了血脉,这一湾海峡阻拦不了梦想,这一湾海峡更抵挡不了历史车轮和人心向背。再有一个多月又到中秋,是归家的时节,是团圆的日子,愿明月同照耀,团圆在此时。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泉(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