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传承屈原廉政文化 做新时代廉洁干部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5日18:41 来源: 荆楚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廉洁”一词,最早出自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词《楚辞·招魂》中的“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屈原不仅在诗词中表达了“廉洁”,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廉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廉政文化所蕴含的高洁品性、坚守正道、廉洁自律的精神,透过时间的光影,仍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对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成长大有裨益。

修身养性,锤炼高洁品性。“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自幼便以廉洁品性约束自己,又以“滋兰”、“树惠”不断修炼芳洁的品德,一生高洁孤傲,视名声气节重如金、贵如命。虽屡遭流放,屈原仍矢志不渝,九死不悔,“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年轻干部在成长中应该多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把人格品性放到高位,不管是为人、为学,还是为政、为官,既要追求高远境界,也要保持道德定力,涵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到性格如山、坚定刚毅,行为如水、平和淡然。年轻干部只有具备淡泊明志的修养、虚怀若谷的胸怀,才不会被名利所击倒,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

大道为公,始终坚守正道。“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即使一再陷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黑暗环境,屈原也没有向权贵低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效法先圣,坚守正道,尖锐地抨击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公道正派是立身之本、为人之德、正气之源。年轻干部要做公道正派的标杆和表率,尽忠道、走正道、行大道、讲厚道、守公道。只有具备坚守正道的浩然之气,才敢于排除各种干扰,顶住各方压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才可以心无旁骛地解决各类难题。只有常怀天下为公之心,始终向上向善,坚守信仰,兼济天下,做人做事光明正大、坦坦荡荡,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好评。

谨言慎行,保持廉洁自律。“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如果屈原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他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他“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宁死也不愿折节,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屈原提倡依照法度办事,规范言行,这样才能做到公正无私,正大光明。“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作为年轻干部,要时常审视自我,在廉洁自律这一问题上想清楚、弄明白,丝毫不得含糊;要严格按照规矩纪律行事,审慎用权,勿以事小而乱为之;为人处世要头脑清醒,慎言慎行,要把贪婪的念头和欲望关进自律的笼子里,以芷兰之香抵御污秽之风。廉洁自律是为政的基石,年轻干部要让廉洁伴随一生,慎独慎微,不贪不腐,才能保守节操,不犯错误,也才能确保自己健康成长。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用悲壮的一生坚守了他的清廉品性。广大年轻干部应将“廉洁”二字铭刻心中,并以清廉的思想、清白的操守、清正的品行为政,做新时代的廉洁干部。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小艳(湖北中医药大学)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