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指出: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则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的政策支持,就没有非公企业的“灿烂辉煌”。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党管人才优势,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技创新的主体。
夯实党建“堡垒”,开拓非公企业创新“主战场”。生产经营在哪里,就把党组织建在哪里。以湖北黄石东贝电机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生产党支部把党的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密码”,推行“项目书记负责制”,成立党员技术攻关组,全力破解企业生产、技术瓶颈,2018年以来完成技术改进30余项,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为公司节约制造成本430万元。东贝公司的经验启发我们,一方面要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环节,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提高党员创新科技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推动党组织建设、科技创新同步向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项目攻关等一线延伸,充分发挥党组织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打造人才集聚“磁场”,激发非公企业创新“主引擎”。在湖北大冶劲牌公司,该企业党委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制定“双培双育”计划,成立劲牌研究院,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先后涌现出荣获“大冶市最美诚信职工”卢勇、“湖北省技术能手”祝成、“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黄石市首批重点产业链企业青年拔尖人才”李强等一批优秀党员技术人才,为劲牌持续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劲牌公司的经验是,技术攻关在哪里,就把党员人才集聚在哪里。要激发非公企业创新活力,必须加强企业人才建设。通过深化“双培养”机制,把骨干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人才,成立技术攻关党员团队、共同开展重点难点科研项目攻坚活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等,将切实提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人才的稳定性,真正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我们要抢抓建设武汉都市圈、光谷科创大走廊向东延伸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对接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用好党建这个法宝,打通人才引进“通道”,搭建创新创业“舞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注入强劲动力,为湖北建设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大冶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 冯涛(黄石大冶)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