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楚天评】东湖评论:共同缔造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3日23:28 来源: 荆楚网

8月11日,湖北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专题培训班第五次专题辅导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举行。会议指出,共同缔造是基层治理创新的产物,是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

新时代我国基层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也在基层,因此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共同缔造作为“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乡村振兴的抓手和载体,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更好解决群众现实问题的需要,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有效缓解基层社会矛盾,让基层治理更贴民心、更顺民意、更有温度。

走好群众路线,让群众参与更有“劲头”。群众参与是体现民主、化解矛盾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高效基层治理的关键。但当前群众参与基层实践面临诸多“困境”,组织难、参与渠道窄、群众参与意愿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必须找准政府关注与老百姓关心的结合点,增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譬如,江夏区每周开展的“村庄清洁日”行动,在积极动员宣传与引导下,居民环保卫生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了巨大提升,从最开始组织部分试点村居民清扫,逐步扩展到全区272个行政村常态化组织居民群众清扫乡村环境,提高的不仅仅是居民的参与热情,还有日益美化的人居环境。只有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才能让基层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幸福生活更有“盼头”。经济发展不仅对乡村振兴起关键作用,更是共同缔造幸福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只有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幸福生活”的概念才更加完整。江夏区“环鲁湖乡村振兴经济圈”充分发挥有山有林、有江有湖、有田有产的生态优势,在统筹水环境保护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基础上,发展特色全域旅游经济,带动村民走致富之路。共同缔造幸福生活下的经济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粗放式的发展,而是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提升融合、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化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辐射带动更多居民就业和经济增收,幸福生活才更有“盼头”。

健全基层自治机制,让民主决策更有“准头”。群众自治是基层治理中充满活力的一部分,既承担了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又在群众的自我管理中解决部分基层矛盾,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江夏区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运用党员乡贤联盟、农村“五老”等自治组织,强化自我管理,提升村规民约认可度的同时,共建共享的氛围也在基层悄然形成。群众自治有助于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引导居民从“台下看戏”到“上台唱戏”的角色转变,将自治、德治、法治有机结合,推动民主决策进程,进一步促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沉。

共同缔造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关键在群众参与、支撑在产业发展、保障在健全机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共同缔造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落地见效,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邹隽若(武汉江夏区)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