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青春许岁月不朽的荣光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6日12:04 来源: 荆楚网

一百年前的“觉醒年代”,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27岁正值青春的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青春》一文,表达改变国家、社会的决心:“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文章表达了李大钊“青春中华”的理想,奠定了他一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追求和不懈奋斗精神。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代表,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于危难中的信念,突破重重阻碍,在上海共聚,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号角。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史,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百年后中国青年生逢盛世,作为年轻干部,更应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才能行稳致远。

在跨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时,“90后”已经正式迈入三十而立的阶段了。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公布的数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万余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他们有的是逆行的“白衣天使”,在勇敢中穿行,抢救病人,不知疲倦;他们有的是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摆渡城市,不顾安危;他们有的是“连轴转”的社区工作者,站岗值守、核酸检测.....在人民需要和祖国召唤的时候挺身而出。“90后”在抗疫一线“蜕变成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力量。神舟十四号发射指挥中心的90后团队,担当奉献,青春洋溢;冬奥会赛场上的00后运动员,超越自我,青春澎湃。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才能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自信地说一句:“青春无悔”。

奋斗者,正青春;奋斗者,永远年轻。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锋队和生力军,须心怀“国之大者”,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重托。干事创业是干部的价值所在,也是职责所在,担当作为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决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锻造铁一般的意志力、坚韧力、自制力,拒绝“躺平”“摆烂”“佛系”,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以“奋斗"的姿态不断磨砺的青春才不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丹丹(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