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促就业稳就业还需城市真情服务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6日11:26 来源: 荆楚网

“亲爱的考生,您好!感谢您于万千城市中选择宁波,给宁波一次宝贵的机会,活力四射的宁波可以给您更多机会”。近日,在宁波市级机关单位考录公务员面试结束后,千余名公考落榜考生陆续收到了这样一则特别短信。对此,不少收到短信的落榜者纷纷表示:被这座城市“暖”到了。

这则一百多字的暖心短信,除了表示谢意之外,还在短信中提供了当地就业服务平台和人才中心的联系方式,旨在将这座城市的更多就业机会“打包推荐”给落榜考生,进而为这座城市和人才产生更多交集增添可能性。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条暖心的短信,既重燃了求职者不虚此行在此择业竞岗的希望,也显示了城市的惜才之意,充分体现了城市对人才的尊重和服务意识,让不论是留下还是路过的考生,都能通过类似的细节感受城市求贤若渴的赤诚。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因而,如何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驱动人才就业与城市发展“比翼双飞”,各级地方政府的实际行动和服务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此之时,宁波首试给千余名公考落榜者群发了一则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挽留短信,无异“雪中送炭”。

一方面,这则挽留短信,有利于帮助广大求职者在“上岸”的过程中具备更加乐观平和的心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引导其向城市急需的行业和方向流动,尽快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此种人性化的服务举措,让落榜考生感受到城市热情和好客温度,为城市留下有用之才、打造人才创新发展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古就业便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焦虑,不少地方相继推出旨在吸引人才和稳就业促就业的措施,从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到推出优惠政策、强化待遇保障,再到实施“特岗计划”、建立人才创新发展中心等,一系列“筑巢引凤”的揽才政策,体现了政府部门招贤纳士的“硬核”力度,但如何在彰显城市温度这类柔性举措上下功夫,让广大人才于细微处感受城市对个体的尊重和礼遇,应当是每一座城市需要进一步思考、关注的聚焦点。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一座城市怎样对待人才,人才就会怎样回馈城市。始终秉持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真情服务每一位求职者,让他们感受到重视、体会到深情,看得到希望,广大人才才会选择扎根这座城市,在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拼搏奋斗,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也唯有如此“双向奔赴”之间的温情联动,才能赢得人心凝聚和城市口碑,激荡起干事创业、发展建设的澎湃春潮。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湖北襄阳)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