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各大社交网络平台纷纷宣布展示用户IP属地后,许多网红“皇帝的新衣”被扒下。比如那些海外代购账号,其实IP归属地就在国内;一些分享日常生活的“海外博主”,在显示IP之后,其实根本就不在国外,而就在我们身边。随着IP属地功能的上线,付费IP代理的生意也悄然火爆起来,如何打击IP代理这一黑灰产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少网友对于IP代理尚未具有深刻的认知,以为能保护其所谓的隐私,殊不知,使用虚假IP具有极大的风险性。用户使用IP代理,其发送的请求会经过代理服务器传递,代理IP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用户使用代理IP产生的浏览记录、账号密码、个人资料等信息都有可能泄露,这相当于把自己暴露在不法分子的监控之下。更严重的是,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掌握用户的IP地址,通过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渗透到用户手机里读取用户个人信息,进而实施其他犯罪行为。
付费IP代理是长期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黑灰产业,存在一定治理难度。首先,购买IP代理服务是用户的自发行为,提供相关服务的电商平台无法规避用户使用。而且目前对于IP代理缺乏相关法律约束,不乏有人利用虚假IP地址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就对网络取证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一般的网络平台难以识别代理IP,无法做到IP溯源。因此对于非法IP代理这一黑灰产业的治理,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IP代理技术的应用;技术人员应当利用科技手段让IP代理有迹可循,切实以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空间风朗气清。对于广大网友而言,必须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说到底,显示IP属地只是技术层面上的对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人”的身上。每个人都是网络空间治理的主人,一言一行都要恪守法治底线,表达有边界。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于任何危害网络空间的行为都要严厉打击,让有所违者有所畏。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雨霞(浙江传媒学院)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