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规模和数量创历史新高。当2020年、2021年的前浪还未奔涌而去,2022年的后浪已踏浪而来,如何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在广阔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即需要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年轻人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找准“定盘星”,把握就业方向。当前,就业方式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读书深造、自主创业等多种渠道可供年轻人抉择;外卖小哥、带货主播、短视频博主、酒店试睡员、整理收纳师等多种新兴职业也为年轻人带去了就业新方向。年轻人要找准“定盘星”,把握就业方向,在就业之初,做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明确自己要干什么,择一业而定。
锤炼“金刚钻”,提升就业本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选择就业岗位后,就要努力锤炼自身,让自己的各项本领能够跟得上行业发展的需要。近期河南小伙胡中辉从车工逆袭领衔国家级工作室的新闻引发热议。他10年前还是一名普通车工,10年后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特级技师、高级工程。他说“工人不能只知道干活,要做知识性技能型工人”。正是这种不断提升自身本领的追求,让他10年时间共获专利41项,突破了很多核心零部件的难题。在踏上职业道路后,年轻人要像胡中辉一样,将自己的“金刚钻”锤炼锋利又硬朗,游刃有余地揽下“瓷器活儿”,敬一业而安。
甘当“奉献者”,实现就业价值。曹禺先生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第一书记”黄文秀在扶贫路上留下最美韶华;义诊16年不收分文,只开药方不卖药的81岁退休老中医李伯藩,用无言的行动展现“苍生大医”的深厚内涵。他们在就业之后,就将为人民服务深深烙在了自己的职业道路上,甘当一名“奉献者”。年轻人就业也一样,当我们在解决个人温饱问题后,不应无止境地追求物质的猎奇,也不应原地“躺平”就此平庸,应当为人民力所能及地奉献出自己的价值,乐一业而兴。
在就业过程中,都会经历迷茫、挫折与困难,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不断为之奋斗,在奉献中收获价值,相信就是趣味的,昂扬的,也是幸福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史清廉(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