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执文明之剑,捍卫网络空间清朗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1日14:59 来源: 荆楚网

近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落下帷幕,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引发全民热议。我国是互联网大国,自2012年至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从5.64亿增长到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到74.4%,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的网络生态。文明良好的网民素质,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已然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抓手。

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网络文明风尚。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坚持爱网净网,争做网络空间“清道夫”。互联网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因其虚拟性和隐蔽性,成为一些居心不良分子的遮羞布。8月29日,网友“热带雨林”将网络当儿戏,造谣成都“5+2”静默管理,引发群众恐慌连夜抢菜囤粮,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城市防疫工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道德洼地,而应成为责任之地、价值高地。加强网络文明自律,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只有坚持亮出向上向善利剑,才能让文明之花在网络世界永续盛放。

打牢网络法治基石,织就安全保护盔甲。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举措,为依法治网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互联网IP属地公开显示,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网络造谣、网络暴力、隐私泄露、网络诈骗、“饭圈”乱象等仍时有发生。在筑牢网络法治基石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愈发努力,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实名制”,不断推进网络法律法规走深走实,加大依法依规惩处力度,增强执法“利剑”震慑作用,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深化网络诚信建设,守护网络空间净土。切实推动“互联网+诚信”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融合,真正打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大门,让每一个在网络世界活动的人都见光落地。同时,要用好宣传指挥棒,充分借用正面案例引导网民依法用网、诚信上网,用弄虚作假、欺诈欺骗的反面典型警示群众;互联网平台也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与政府共建网络文明环境,共享网络文明红利。切实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平台履责、社会参与、网民自律多主体共建的网络文明新格局,守护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

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我们都是互联网红利的享受者,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当好网络文明现象的践行者,网络良好秩序的拥护者。只有大家共同执起文明利剑,朝着网络文明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网络空间才会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网络发展也才能充满活力、行稳致远。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玉姣(宜昌秭归)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