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凝聚榜样力量,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2日14:00 来源: 荆楚网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表彰对象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并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人民满意”是公务员的最高荣誉、也是新时代公务员的工作标准,广大公务员要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强化“四项修炼”,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以德为首,砥砺廉隅。“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选人用人重德才,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通则。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论语》中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对于公务员来说,修己最重要是修政治道德。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作为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首要任务。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通过学思践悟,常补精神之钙,常铸信念之魂,不断擦亮政治底色。

以能为基,学以益才。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如果“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发展趋势,势必会做出一些事倍功半、南辕北辙的事情。我们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延安时期,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知识折旧”的危机感和“本领恐慌”的紧迫感,而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要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学以益才、砺以致刃,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去破解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放管服”改革等工作中的实际难题。

以勤为径,奋发笃行。人民的“勤务员”,就应当以“勤”字当头,把“腿功”作为基本功,把下基层作为“必修课”,坚持多“跑腿”,常下基层、细察民情,用心用情解民忧、暖民心,脚下多沾一些“泥土”,身上多点“泥土气息”,杜绝官气、娇气。要向焦裕禄、廖俊波和黄文秀这样优秀的党员干部学习,真正地扑下身子,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意,走出办公室、走进广阔的田野。要深入思考,主动把承担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作为一次提升自己素质能力的机会,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以廉为则,恪守底线。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作为人民公仆,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恪守拒腐防变底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筑牢防腐的思想堤坝,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广大公务员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邹炀(湖北江夏区)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