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这才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6日11:22 来源: 荆楚网 ​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一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关爱青年,悉心教育引导青年,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平台,广大青年亦以自己的方式塑造着新时代。一次次的铿锵话语、殷殷嘱托寄托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该向何处去以及如何奋斗的时代命题,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前行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领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的面孔,用行动践行着“中国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重大命题。重庆缙云山上,一群在山火中逆行的青年“摩托骑士”为扑救一线运送物资,用团结和信仰到达科技到不了的地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运动健儿们用顽强的精神和精彩的表现向世人展现体育精神;疫情防控时,“天使白”“志愿红”“守护蓝”“迷彩绿”冲锋在前,构筑起阻击疫情的防线;航空航天领域,中国青年在科研任务中挑大梁,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每一次成功中都有他们的背影与汗水……从浩瀚太空到海洋深处,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中国青年在所处环境所处岗位用自己的方式在演绎动人的青春故事,展现着中国青年应有的样子。

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逐梦青年。气者,运之于身者也。志气、骨气、底气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法宝,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要励志气,如“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一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用青春捍卫理想信念,立复兴之志,聚复兴之气,筑复兴之力。要立骨气,如以笔代戈战斗一生的鲁迅、受尽酷刑而不屈服的江姐、挂着“我是中国人”牌子的吉鸿昌一般葆有斗争精神,用青春浇筑中国脊梁,持之以恒塑傲骨、炼硬骨、铸铁骨。要强底气,自信扛起“强国”梦想,敢于做梦,勇于追梦,昂首阔步,用青春助推国家发展。

永为勤于学善于思精于业的有识青年。广大中国青年欲用热血青春搏中国之兴盛必须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既在学习上下苦工下实功,又在专业上专而精广而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学深马克思主义原理,学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透党章党规党纪,学好经济、民生、法律等基础知识,学精本职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做到学有所得。要学而善思,在总结回顾与加强锻炼中,查问题、找差距、谈不足、补短板,通过总结工作亮点、总结失败教训等方式探寻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学有所悟。要在火热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运用学习成果,将积累的知识转变为过硬的业务本领,在重大斗争一线真刀真枪磨砺,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手段破解新难题,做到学以致用、以悟促行。

勇当守初心挑重担勇奋斗的有为青年。要站稳人民坐标,坚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中装着人民,行动为了人民,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勇挑重担,坚持“敢无畏可有为,新青年当有为”的青春态度,不怕苦、敢吃苦、甘吃苦,不推脱、不推诿、不推过,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豁得出去;要不懈奋斗,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化为行动,在平凡岗位上、在险重任务中、在基层一线里,立足本职工作,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网络文明、服务社会等重难点领域中以不懈奋斗的进取之姿,努力成长为习总书记期盼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梦想凝聚力量,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呼唤未来。中国青年定会与祖国共进退、与时代共命运、为梦想共奋斗,执起青春之笔,践行灼热理想,绘就时代华章,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样子,让世人看见未来中国的样子!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凤霞(武汉硚口区)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