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家委会成员在家长群提议为教师送礼,某家长表示拒绝而被迫退群的新闻被曝光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家长认为,教师节来临,送点小礼物,表达对教师的节日祝贺,是尊师重教的表现,人之常情;有家长则认为,这是变相行贿之举,有悖师德师风,无法接受。从众家长的烦心事折射出,部分家长对尊师重教的含义存在狭隘的理解。
《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尊师重教,就是要尊敬老师,重视师长的教诲。其表现是从内心深处尊重教师、重视教育,而非用送礼这种表现形式来表达。
2014年,教育部就发布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六严禁”中第一条就是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如果,家长以送礼的方式表达敬意,就是助推教师违规,一方面家长经济受损,另一方面教师违背师德规定,实则是对教师的不尊重,事与愿违。同时,也滋长了教师队伍中极少数的腐败之风,不利于风清气正的师德师风的形成。
其实,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的责任。家长要积极努力为“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做出贡献,在家庭教育中不缺位、不失职,主动与学校配合、参与社会教育大环境,履行好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就是对教育的尊重,对教师的尊重。
家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纽带,家委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的一个桥梁和平台,作用不可小觑。那么,家委会如何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搭建起一个良性的循环链?
作为家长团队的代表组织,家委会要积极召开会议了解学校教学计划,配合教育教学;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要收集家长意见建议,与学校形成良好沟通机制,为良好的家校关系作出贡献;要参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好“监督员”的作用,助力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
教师节来临,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家委会可以商议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孩子一起参与到为教师献爱心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倡议开展“谢师恩”文化文艺活动,为教师送上孩子们的才艺表演,传承尊师重教美德;也可以组织开展为教师写感谢信、送祝福视频等,通过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温暖教师、表达情意,传递强大正能量,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我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风尚源远流长,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全国约有1580万人民教师,他们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作出贡献。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涛(中共当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