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开车回农村种地”的言论,登上各大社交媒体热搜。对于董藩提出的观点,在许多人看来有哗众取宠之嫌,董潘教授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诚然,稍微去实地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就知道,当前想要实现农民开车去种地是不太现实的,但细想专家描绘的美好画面确应是未来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重要支撑,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则是挖掘农村人才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新时代培养怎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明确要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爱农业是前提。今天的农业是一个专业的活,之所以要“爱”,是因为这个活非常庞杂,有时还吃力不讨好。农业看似简单,实则专业性很强、技术也很复杂;农业也是个“慢变量”,投资大、产出慢,而且经常要冒严寒顶酷暑,没有“专业+情怀”,还真干不了,没有“专家+猛将”也出不了彩。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懂技术是核心。随着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人口空心化将越来越严重,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大背景下,不仅要解决谁种地,还要解决种好地的问题,这时懂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科学规划、设置培训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强调实操技术培养,既注重本地好经验、好做法的互学互鉴,又强调从先进地区汲取未来发展方向,让种地农民真正成为行家里手,技术大拿。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善经营是关键。“大国小农”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现代农业经营已经早不是单一的家庭经营模式,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学会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思维推动产业发展,懂得对政策和市场走向的分析把握,愿意在数字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道路上深耕,把经营管理贯穿种养加销全过程,这样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是保障。如何提升农业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优秀青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一方面要营造全社会尊农、爱农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出台生产经营扶持政策,在金融信贷、税费缴纳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解决扩大农业生产融资难问题,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农民形象的代言人,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只有当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我们的“开车种地”梦才能真正实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梁银(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