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师者仁心传德道,文脉绵延自虞夏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9日18:47 来源: 荆楚网

最是一年好景时,金秋九月丹桂香。我们即将迎来第38个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至此,全社会有了一个法定的时间来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古训;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举凡古今中外,设立教师节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其实,回归本源,对教师最大的尊重,莫过于全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对从业者的感恩、对教师工作价值的认可。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尊师重教,必得满园芬芳。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师配置情况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正本清源、重塑师魂,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教育的本质,从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德性的涵养,品格的培育。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百年盛世,新帆正扬。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教育事业伟大成就的背后,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付出与坚守。从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到扎根在云南贫困山区一线40多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走出大山的“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广大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亦邱(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