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今日霜降,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即将结束,寒冬即将来临。所谓“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随着霜降的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停止生长,草木开始黄落、缤纷飞舞,神州大地处处呈现一片深秋景象。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从秋色上来说,此时北方大多数落叶树木进入最斑斓的尾期,落蕊蹁跹、枫红漫坠,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和着高爽的蓝天、清冽的空气,形成了壮观的晚秋之美。而在温暖的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收晚稻、种早麦、摘棉花、除棉秸、翻耕地,农人们因时而动、适势而为,将丰硕的秋实颗粒归仓,在收获成长和喜悦的同时,也在倾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无疑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色增添了一份丰收之美。
就气象学上而言,古人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作“早霜”或“初霜”,此时节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流变化剧烈,气温越来越低,因而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旨在提醒人们日常除了要防寒保暖、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外,在饮食上也宜多吃一些具有生津润燥、健脾益胃、消食止渴、清热化痰的食物,如登高山、赏菊花、送芋鬼、拔萝卜等,以加强自身调理、抵御寒气。民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即“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认为吃了柿子不会流鼻涕,其实,是柿子具有暖胃功效的原因。种种霜降习俗,都代表着亿万百姓对身体健康、家庭兴旺的祈盼,也正是因为这些趣味习俗,人们的生活才得以更加丰富多彩。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意思是说,时至霜降,豺狼开始捕获猎物,树叶枯黄凋落,蜇虫也将蛰伏洞中不动不食,天地万物都在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在我国古代,文人雅士们常以此来借景抒情,“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徜徉在诗词里,感受着霜降时节的静美,读来意犹未尽。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兮。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作为连接秋季和冬季的节气,霜降至、秋色尽,代表着秋寒、秋燥、秋郁达到极点,但它不是一个句号,而恰恰是秋收冬藏、四季流转的开始,奏响了秋天最美的音符。沐浴在这硕果芬芳的秋风里,广大农人、青年朋友也正汲取着“霜降三防”的智慧,积蓄力量、激发热情,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继续昂首阔步在实现中国梦的壮丽舞台,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创佳绩,如此方能不负这醉人秋意,不负殷切重托,共同守护好中华盛世。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摄影: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