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的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宣言书和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主旨宏大、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要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一、紧扣时代新坐标,牢牢把握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自信自强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党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点召开的大会,是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新景下召开的大会,标注了新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奋力吹响了我们党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前进号角。新时代的十年,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发生了许多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在世界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极端困难条件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等一系列“灰犀牛”“黑天鹅”事件的冲击和挑战,党和国家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中国之治”应对“世界之变”,以“中国之秩”对比“西方之乱”,以“中国之制”回应“美国之霸”,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一片低迷的情势下逆势上扬,再一次向世界各国人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科学性、先进性和优越性,再一次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的显著优势。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之治”的内涵、特点和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来开创未来、赢得未来。
二、紧扣时代新命题,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信仰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持续探索与实践下,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的飞跃,并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获得实践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的时代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新的理论和实践命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和深入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这些创造性表述和创新性表达,贯穿了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不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更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新的重大命题、新的研究场域和新的实践舞台。我们要以解答时代新命题为己任,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新举措、新概念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学理性阐释和学科性建设,加强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重大原创性贡献的研究阐释宣传,以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助力新时代的实践创造。
三、紧扣时代新目标,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立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世界人民的原创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它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自信自立,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案例可遵循,是完完全全基于中国自己的国情、凭借中国自己的力量探索出来的一条现代化路径,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强创业精神,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蓝本;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守正创新,它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广泛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不拘泥于现有的现代化模式,不断丰富和拓展现代化的途径,在独立自主的创新创造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它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有效破解了丛林法则、牺牲环境、物质主义、两极分化、零和博弈等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顽瘴痼疾,蹚出了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安全同步推进的新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系统观念,善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来全局谋划、整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构建了一体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统筹安全与发展,发扬斗争精神,使中国这条满载十四亿人口的巨轮在惊涛骇浪中保持航向、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胸怀天下,它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和挑战做出了重大贡献、提供了思路方案,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目标要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紧扣时代新责任,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效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饱经风霜雪雨、饱受曲折磨难,却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为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将“自我革命”明确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自我革命”,《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被纳入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战略性、保障性作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使党永葆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五、紧扣时代新伟业,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不断增强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合力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这个新的伟业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这块坚硬的钢铁就是团结的力量,就像锻造钢铁一样把全体中华儿女熔铸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凝聚全中国人民的奋进合力,发挥各民族群众的创造伟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画出同心圆,架起连心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心共圆中国梦汇聚磅礴伟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集结号、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赶考的姿态踏上新征程,以赶考的清醒书写新答卷,以赶考的坚定开辟新天地,“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