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仰望是蓝天白云、候鸟欢歌;低头俯视,是水清岸绿、碧波荡漾、江豚逐浪;闭目感受,花香鸟语、沁人心脾……一幅幅自然、静谧、和谐的湿地图景在荆楚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武汉依水而生也因水而兴,165条河流纵横交错,166个湖泊星罗棋布,1624平方公里湿地如璀璨明珠镶嵌其中,1个国际重要湿地、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承载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坚定决心、承载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梦想,承载着武汉市民的诗与远方。一直以来,武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着湿地环境,不断加大城市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和湿地管理智慧化水平,实现了湿地面积保持不减、湿地生境逐步恢复、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等生态保护综合效应,并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人口超千万的承办湿地大会的“国际湿地城市”。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仍需继续提升我市湿地的法治保障、精准保护和管理能力,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民生红利,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立法普法用法,为湿地保护筑牢法治屏障。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厘清了湿地概念、明确了湿地保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加大了对破坏湿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湿地修复与利用的全过程监督,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为了让湿地保护法“落地生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以法律形式推进对湿地的保护修复和科学管理,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湿地保护法纳入当地普法计划,利用线下的湿地公园、湿地成果展览馆和线上的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等为媒介,以知识讲座、图文宣传、形象动漫、宣传栏、宣传册、横幅等形式让广大群众走进湿地、亲近湿地、珍爱湿地,树立湿地保护的共识。要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提高执法用法能力,高悬法治利剑,对肆意破坏湿地资源的不法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查处。
保护修复管理,为湿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全面推进要以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为导向,在多部门协作机制下开展湿地分级管理、重点湿地综合治理、重要湿地专题监测等行动,建立健全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分级管理的自然保护体系。这一复杂过程的推进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综合应用到湿地保护的各个环节之中,建设智慧湿地管理指挥平台、生物多样性自动检测平台,并在湿地自然保护地安装微气象、水质、土壤、野生动植物等前端物联感知设备,配合遥感、无人机等设备实现湿地资源监测全要素、全覆盖,让武汉湿地生态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不断提高湿地保护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探索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赢”模式,增强民生幸福感。加强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守护好生态优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运用好生态优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湿地独有的生态功能可以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通过释放生态红利吸引资本进入和创新产业、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把“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本质上是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环境就是民生,青山绿色、蓝天白云就是幸福。要把湿地保护做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把好山好水好风光有机融入城市风貌,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历史文脉,让生态发展的红利惠及人民群众,在现代生活中亦可诗意栖居。同时,在“共赢”模式下,把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汇聚起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磅礴力量。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进入新发展阶段,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持续提升湿地的精准保护和管理能力,才能让湿地的资源价值和生态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才能擘画出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画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凤霞(武汉硚口区)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