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奋楫笃行,书写向海图强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1日23:09 来源: 荆楚网

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暨厦门国际海洋论坛10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会上发布“2022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海洋权益与安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反映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现状、成效和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各国彼此联通的纽带,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3,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点缀着数十个港口城市,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海洋事业发展得怎么样,海洋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我们民族生存发展,关系我们国家兴衰安危。

坚持面向海洋,涵养蔚蓝未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发展海洋经济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上半年,我国多项海洋经济指标发展向好,海洋对外贸易增势良好。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3.1%,进口同比增长11.5%。水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2.3%。一项项数据代表我们已站上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风口,值此之时,更需打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涉海重要改革,努力在增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能力上走在前。

海洋产业高歌猛进,为高质量发展绘就新蓝图。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经济和安全面临复杂严峻挑战,各国的前途命运前所未有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我国在解决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有力保障了海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产化浅水水下采油树、深水水下采油树系统成功完成水下安装应用,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交付应用全球首艘LNG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船“远瑞洋”轮成功交付。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更是可以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与此同时,也要坚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推进海洋生态保护,走一条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海洋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大动脉,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数据显示,全球温带沿海地区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9%,人口占到23%,但GDP已经占到全球53%左右;世界上11个都市连绵区均是以沿海大型港口中心为纽带而形成。毋庸置疑,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当前,人类进入开发海洋资源和利用海洋战略空间的新阶段,海洋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我国也制定新形势下的海洋战略和规划,加速向海洋布局。从“要素集聚”迈入“集聚创新”,海洋经济已经开始劈波斩浪,勇毅前行。立足新起点,要注重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进而推动共同富裕。

海洋兴则国兴,海洋强则国强。从《明史·食货志》中所记载的“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到近代张謇“废灶兴垦”,我们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进入新时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仍需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一如大海奔涌不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康(武汉江夏区)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