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加强心理社区建设,护航学子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7日10:21 来源: 荆楚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在新时代倡导和追求的健康应当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整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系统化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高校要重视心理社区建设,通过心理社区来为心理困难学生提供具有价值认同、情感联结和行动归属的心灵家园,让心理健康服务“活”起来。

价值认同是心理社区建设的核心。心理社区认同反映对心理社区功能认知以及与心理社区情感联结,即功能认同与情感认同。功能认同体现为,心理困难学生对心理社区的安全感、价值感和能否满足家庭需求等方面的认识。情感认同表现为,心理困难学生对心理社区是否具有特殊情感(如家园感),是否将其视为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提升心理社区认同的提升,一要形成“我们”的意识,强化内群体认同。二要通过共同目标和共同任务凝聚心理社区认同。心理社区认同促进心理社区参与,反之亦然。三要提升心理社区管理水平,提升困难学生对心理社区的信赖和皈依。

公共空间是心理社区建设的载体。心理社区公共空间是心理社区建设的平台和依托。心理社区是主观概念和虚拟概念,要附和于具象载体。心理社区建设公共空间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是多重的。一要营造足够多的公共物理空间,保证该空间既心理安全又不失规则。二要善于利用并建设网络虚拟空间,设立虚拟社区论坛、聊天室、微博、微信等,让心理困难学生参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培养心理社区认同,形成心理社区价值观,甚至形成独特的心理社区人格。三要建立共享的意义空间。心理社区的文化传统、人文资源、符号体系构成心理社区共享的意义空间。

专业服务是心理社区建设的动力。促进心理困难学生对心理社区的参与、认同和信赖,要务在于服务专业,关键在于心理社区存在和发展的特异性价值。心理社区建设包含但不限于心理咨询服务,不限于部分虽不遵守一般程序,但是要遵从心理咨询保密原则、感情限定原则、时间限定原则、空间限定原则和重大决定延迟原则。心理社区建设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需要以参与、叙事和体悟,重新构建内心世界。为此,一要敦促心理社区建设者提升专业意识。二要引导心理社区参与者形成主体意识。三要形成监管机制,约束和评估心理社区运行过程和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心理社区建设是加强基层心理服务的一种尝试,是进一步加强阵地服务能力一种尝试,是心理健康服务本土特色化的一种尝试。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时代,需要全社会携手奋进,共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郭远兵(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党总支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