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蛟龙”潜海、“双龙”探极、“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征程,更需牢牢抓好制造业这一重点,奋力谱写制造强国建设新篇章。
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保持制造业平稳增长,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推动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数据显示,目前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我国位居世界第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节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变频空调、汽车等中高端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此外,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21年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较2012年分别提高30.7和25.9个百分点。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从创新成果看,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2.4%。
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作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引领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站在新的起点上,一方面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转型为载体,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形态重塑、产业素质提升,蹄疾步稳“重塑”产业体系。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科学把握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立足现有产业良好基础,通过加强处于产业前沿、具备领先优势的骨干企业招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企业队伍,运用新科技革命成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创新引领激发澎湃新动能。创新加成,产业集聚。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服务能力,为制造业关键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促进消费品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统筹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进智能制造,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健全绿色制造体系……系列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进一步细化完善,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导企业持续深耕,在补链、强链、控链和价值链重塑中发挥出主导作用。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十载栉风沐雨,制造业发展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服务经济与民生改善的过程中实现了成长与壮大。以创新促发展,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制造业在动能转换中“转”出了一片新空间、新未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更多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康(武汉江夏区)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