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孝南区网评大赛㉖】惠企利民聚合力 营商环境添活力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15:17 来源: 荆楚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俗话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质营商环境就是吸引企业群众投资营业的“梧桐树”,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更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

近年来,孝感市孝南区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2022年,孝南被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研究课题组和《小康》杂志社授予“2022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区”。孝南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头号工程”,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挂图作战,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的迭代升级。广大党员干部不妨借鉴孝南经验,做好“服务员”“护航员”,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凝聚全民共创合力,提升营商环境活力。

争做“服务员”,助力企业去痛点、解难点、疏堵点。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孝南区开展“十大攻坚行动”,启动95项重点改革,为打造低成本洼地,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了政策支撑。恒安集团落户孝南27年,税收土地优惠政策从未改变,“区委书记包保恒安”的机制从未改变,“恒安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从未改变,诚信稳定的政务环境激发恒安持续投资孝南,建造卫生用品产业园、高端生活用纸产业园,助力打造卫品全产业链。企业发展实践表明,孝南贯彻“助企蓝图绘到底”,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政府承诺始终如一。选商上,对企业发展负责,当好投资参谋;扶商上,做到企业真干,政府真扶;亲商上,既亲”而有度、又“清”而有为。此外还从“稳商”层面发力,设立企业贷款财政贴息专项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产业园孵化基地,降低中小企业用地成本;发放就业补贴、就业补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为企业购买中介服务,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一系列惠企措施的落实,发源于孝南区政府助力企业去痛点、解难点、疏堵点的决心,离不开党员干部创新要素供给,降低企业要素成本的便捷、高效、暖心服务。

争做“护航员”,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便利感。服务群众无小事,解决“急难愁盼”是大事。围绕群众需求,孝南通过优化用电用水用气服务、加快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具体举措,推动优化政务、市场、法治、开放四个环境。为让群众就地就近就能把事办好,孝南还积极开展国家级政务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标准化试点建设,着力打造“1(区级)+17(乡镇场街、开发区)+248(村、社区)”的三级政务服务新体系,实施“一窗通办”改革,加快“就近办”“自助办”“掌上办”延伸扩面,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小问题做起,孝南实现了城区办事,最多跑一次,1317项事项“一窗通办”;乡镇办事,打破区域限制,高频事项下放100项;村里办事,帮办代办教办,86项事项“掌上办”。还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政务自助服务终端设到乡镇、村(社区)和工业园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了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便利感。

拧成“一股绳”,营商环境共创、共享、共赢。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发挥“服务员”“护航员”功能,更需要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拧成“一股绳”共同精心营造。每个人既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参与者,也是营商环境的受益者、共享者,一个服务窗口、一个工作流程、一名办事员、一个路人的一言一行都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今年11月,在孝南区幸福路商户大力支持下,孝南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开发区中队联合公安交警、社区志愿者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执法队员向沿街商户、占道摊贩宣传城市管理等法律法规,协调5个流动摊贩到附近市场规范经营,劝导流摊流贩归店经营18处,规范非机动车有序停放130辆。部门、商户、居民多方发力,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缔造出焕然一新的“幸福路”,实现了营商环境共创、共享、共赢。

一业一证”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三个下功夫” 提速涉企案件执行、15分钟便民服务圈24小时“e政务”……近年来,孝南持续开拓创新,擦亮了营商环境迭代升级的“金字招牌”。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孝南必将持续惠企利民、凝聚合力,以接力冲刺的奔跑状态,以奋发有为的赶考状态,缔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近悦远来” 的优质营商环境,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 屈扬(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农业和水务局)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