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大学生评论大赛·漫评】东湖评论:心近自然,方能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2日21:56 来源: 荆楚网

11月9日,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救助82天后,小黄麂“嘬嘬”被放归山林。“嘬嘬”的故事,温柔又治愈,让我们窥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乐见人入山林“小鹿乱撞”,我们乐见人入溪流鱼翔浅底,所有的美好都需要人人参与。

小黄麂“嘬嘬”的故事之所以令无数网友动容,在于人在期间发挥的主动效应。故事的另一位主人翁是一名巡护员,叫章叔岩。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章叔岩就很少离开过这片他热爱的大山,在深山度过了20多个春节,就连结婚生子也不曾离开林区。经年累月,他以站为家,扎根保护区,将保护生态资源融入了生活,更是用镜头记录了大量野生动植物影像,告诉大家,什么是大自然,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幸福感。心近自然,身临其境,没有将自己与自然刻意区分,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不一样的美好。

这些年来,章叔岩和同事们,救助过梅花鹿、刺猬等很多野生动物,在他们的影响下附近的村民也增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章叔岩表示“我们不提倡人人救助野生动物,毕竟需要专业知识,但从人文层面,我希望大家关爱野生动物”。章叔岩和“嘬嘬”的故事其实每天都在中国出现,只是主角不同,但传递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保护的价值导向,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中国过去30年所取得的湿地保护成就以及所设立的宏大目标和湿地保护管理方式,形成了湿地保护的“中国样本”。中国古人曾写下“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浩浩汤汤几千年,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之道已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绵延至今。放眼未来,中国将继续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东方智慧和力量。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天人合一”朴素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以一种更具现代性和探索性的表达方式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这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以更大的主动和作为融入到大自然中。毕竟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期待大家勠力同心,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稿源:荆楚网

文字:向娅(三峡大学本科生)

绘画:乐子欣、周畅(三峡大学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咏燕(三峡大学刘咏燕网评工作室负责人)

王志刚(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