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孝南区网评大赛㉒】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推动孝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14:45 来源: 荆楚网

孝感市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毗邻武汉,是通鄂西北、鄂东北的交通要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汉代孝子董永的故里,麻糖米酒的起源地,拥有孝感烈士陵园、中共孝感县特别支部旧址等多处红色遗址,留存有雕花剪纸、肖港抬故事、楚剧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南区立足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推动孝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孝文化, 彰显孝南特色文化魅力。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而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有“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的描述。在漫长流传过程中,董永故事不断与民众生活相结合,在孝南地区留下了董永故里碑、孝子祠等孝遗址。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孝感雕花剪纸、善书、皮影等民间艺术享誉全国,楚剧《槐荫记》等保留剧目歌颂董永品德、宣传董永精神。根据黄梅戏拍成的电影《天仙配》更是把董永故事推向了全国。

近年来,孝南区充分发挥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推动孝南文化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优化经济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孝南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当代孝文化最基本的含义有尊祖敬宗,最核心的意蕴就是对父母的养和敬,而将其上升到社会层面,就要求每个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良好的区域发展氛围也成了孝南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孝南还不断推动孝文化创造性转化,积极面向市场和大众,激活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技艺、传统民俗等孝文化遗产,推进孝文化元素向旅游、健康、食品等行业渗透,开发和推广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孝文化品牌。

创新宣传形式, 突出文化特性。近年来,孝南区推进宣传方式方法创新,突出大众化,举办了一批强化敬老行善意识,促进自觉行动的孝文化活动,如表彰“十大孝子”、孝老爱亲之星”,举办“敬老月”活动,并向全区发出号召,以“十大孝子”为榜样,争做孝老敬老的典范,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孝感道德群星”现象。如今,孝文化已经成为孝南区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这个城市的“靓丽名片”。当前,要让“孝”突破传统的局限,由孝的良知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由家庭向社区拓展,由血缘向市场拓展,由民间向机关拓展。如在社区层面,强化社区自治,通过协商形成村规民约,进行志愿服务;在企业层面,建设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客户关系,强化契约意识、坚守诚信行为;在机关层面,转变行政作风,实行依法行政、以德行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辉灿烂,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传统孝文化可持续传承弘扬与创新。只有把孝文化保护好、传承好,保证孝文化原汁原味,使其自身的魅力散发出来,保持特有灵韵,特色文化才会有足够的吸引力、足够的魅力,才能带动旅游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成为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清波(襄阳市樊城区委宣传部、襄阳市樊城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