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这是继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新的价值论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创新理论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文化使命的清醒把握,对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义重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能够赋予党创新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自秦统一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实现的社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从理论指导角度来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挥这个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形态革命的学说,它标定了我们是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但怎样体现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有其深厚的历史继承性和文化主体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样的几件事始终记挂于心:“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能搞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我们确定的正确发展道路不能走歪了,老百姓的日子要过好了。”其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者是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更进一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正是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探索的重大成就和历史贡献,是最典型的“中国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能够奠定党创新理论坚实的历史基础
对于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所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支撑。
任何一种理论的融入与创新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根文化。近代以来,为纾解国难,中国的先进分子曾上下求索,向西方寻找真理。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壁,究其原因,可用马克思主义中“哲学的民族性”来进行回答。哲学的民族性强调:“作为以共同的地区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哲学”。对于一个民族,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要对其文明彻底换血是不可能的,但“哲学的民族性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哲学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共性”。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外来思想必须与中国本土根文化产生共鸣,否则,中国人民就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与认同。这一点,与诸多其他外来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做到了。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立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之上的文化创造与意义建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得以建立巩固完善并生机勃勃的秘密,就在于其从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滋养与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增强历史自信、坚实历史基础,首先就是要增强对中华民族原发性、轴心性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自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忠诚的信仰者、实践者和发展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弘扬者与创新者,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吸纳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体中,构筑中国人新的精神家园,这是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基础的必然选择。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群选经典”,能够凝聚党创新理论深厚的群众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广泛传承、共同享用的一种文化形态,传统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首先必须得到群体的认同,唯有如此,才能约定俗成,进而完善并传承下来。这种最广泛的共同参与就是传统文化最本质的“集体性”特征,也是传统文化整体意识的体现。同时,传统文化在时间传衍上还具有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只要民众的生产生活还在继续,传统文化就会自觉地与时俱进,在传承中被创造,在创造中被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凝练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也就是说,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群人或哪一代人的即兴选择,而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群选经典”,其蕴含的精华思想早已积淀形成具有集体意志的道德传统、价值理念、信仰习惯和行为范式,这些共享的文化单元把每一个中国人都紧密连接在传统文化建构的社会意志与伦理网络中,形成了超强的凝聚力、包容力和转化力。同时,这种集体意志还能超越具体的社会阶级形态,在每个当下的时代语境中自觉调适完成自我的价值增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即时观照,也延续自我更迭的生生不息。这种建立在历史连续性、空间广阔性、价值普遍性和多元包容性基础上的文化特质,不仅使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汇聚起了最深层的民族认同,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夯筑起了最深厚的民意基础。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要素现代意义转化传播联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SH064)。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俊秀(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教授、博士)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