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要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释放了充满期待的市场信心,令人鼓舞。
当前全国人民最迫切需要的是信心,信心比资金、比商机更重要。经过三年来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国经济仍在疫情反复中有所复苏,但复苏的根基尚不牢。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就是要振作精神,洞察市场,以创造性劳动和执着性奋斗挖掘市场潜力,调动市场机制,增强市场活力,把闲置的资金盘活,把沉睡的资源激活,把潜在的商机复活,创造一切条件,让市场振兴起来,让经济活跃起来。
市场信心需要积极引导,破除一些模糊认识,弄清提振市场信心背后的逻辑。
信心来自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创造的市场机遇。党的二十大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14亿多人口的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更多的人才和更好的技术,积聚起更加丰沛的市场因素,让未来的市场更饱满更挺拔也更有持续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意味着中国为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而奋斗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中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会显著扩大,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投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市场的吸引力更加深邃而富有激情。
信心来自制度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促进经济繁荣的政治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带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巨大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保障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调动了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并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市场的能量更大、韧性更强。
信心来自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市场主体作为经济的力量载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国内环境,广大市场主体接续努力、积极作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在经济恢复的重要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上,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对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信心来自疫情防控政策的重大调整。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将大大有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的流动,并逐渐恢复跨区域人流、物流的流动,将加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促进市场流通,形成积极的市场预期。
信心还来自刚刚出台的政策组合拳。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提振市场信心前景可期。
我们坚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鼓舞下,全国人民踔厉奋发,自信自强,勇毅前行,一定能牢牢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在提振市场信心中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
稿源:荆楚网
作者:蔡恩泽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