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理响长马⑮】东湖评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社会民生福祉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4日14:27 来源: 荆楚网

就业历来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题中之义。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持续将稳定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仅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持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社会民生福祉,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就业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神需求开始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要想进一步把握好就业与提高生活品质的内在统一性,就必须解决好人民的就业问题。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必要途径。个人层面,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个体必须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持续吸收新的知识,提升个人职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所以,就业对满足个体需求、实现个人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社会上出现大量失业者,不仅会限制就业者劳动技能的发展,妨碍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也会阻碍家庭的正常运转,危害子女的身心健康。社会层面,只有全社会形成充分就业局面,社会成员之间才会减少就业歧视与隔阂,才会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正向评价,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增强社会粘合度。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潜在的动荡中,社会粘合度降低,必然阻碍经济发展,危害公共安全,降低生活质量。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社会民生福祉,必须深切领悟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就业形势。新冠疫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影响,也给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受疫情影响,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业损失最为严重,企业用工不稳定,订单流失,利润骤减,无法提供更多的岗位甚至核减岗位,使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群体就业更加困难。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支持帮助青年学子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心间。2022年6月8日下午,正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业,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且逐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从2020届的874万人到2021届的909万人,再到2022届的1076万人,屡创历史新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把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现实情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社会民生福祉,必须多管齐下深入推动实现全社会高质量就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优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的科学指引。在新发展格局之下,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表现为劳动力无法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影响了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进程;另一方面是劳动者自身职业技能不达标,无法匹配与自己专业相适应的就业岗位。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可通过减免税收、增加财政补贴等方式盘活就业环境,扶持民营产业,通过分层级返还失业保险费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消除就业歧视,拓宽岗位渠道,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应改变“唯学历论”的固化思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校企合作,依托学院科研项目,开拓大学生实训基地,将企业优秀师资邀请至学校担任导师,定期开展讲座和就业培训,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校应明确主体责任,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在产学研结合中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根据就业形势和学生需求制定专门的就业指导方案,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举办就业指导有关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强化高质量就业典范,发挥榜样示范效应,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学生自身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和实践活动,加强自我教育,理清就业思路,培养抗压能力,由被动转为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全国上下一道努力奋斗,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深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充分就业是在民生领域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拓宽岗位渠道,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利用经济成果反哺岗位福利待遇,保证发展成果更公平的惠及到全体人民,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彭孝光(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邹瑾(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