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读懂中国①】全面理解中国式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7日14:48 来源: 荆楚网

编者按:击鼓催征再出发,奋楫扬帆启新程。作为一所“由党创办、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的红色基因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倾力打造“读懂中国”系列通识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理课程,让所有主讲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同时让党的创新理论“有理”也“有趣”,入耳更入心,成为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质量工程。今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荆楚网,推出“读懂中国——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一起研读党的创新理论”专栏,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们一起从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看天下事、知天下事,了解国情、读懂中国。

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的社会成员过上美好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让人如何美好地生活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它需要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境况下,不同的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和需求是不一样的,要想更好地实现美好生活,首先需要反思和追问美好生活的具体含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紧密地围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立足于现实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把握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美好生活是价值取向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一方面,美好生活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指引着人们不断地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进,而更好的生活标尺则需要确定一种最好的生活样式,如此才能不断地迈向更为美好的未来。因此,美好生活必然有一个终极存在形式——“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这种终极的美好生活样式描述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如此看来,马克思将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原则性勾画指向了“ 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发展的“单向度人”。另一方面,美好生活又是现实的实践活动,要深谙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与现实的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历史过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人们的生存发展相适应的具体生活需求,鼓励人们通过共同的社会劳动实现美好生活并为更加美好生活创造条件,不然,所谓的“美好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

美好生活是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的双重统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依赖于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而一个和谐社会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美好生活的首要需求是物质生活需求,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首先是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吃、穿、住、行等需求,否则,真正的美好生活便不能实际地落地到现实的此岸世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会不断地滋生出更高的物质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极易走向另一个误区,即无法辨析“需求”与“欲望”的区别,而陷入到一个被“物”所主宰的境遇之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的批判,指明西方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物质生产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也会致使人们陷入到 “商品”与“金钱”的迷雾之中而迷失自我。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不仅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也生产人自身,包括社会关系生产、精神生产等,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如此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能只停留于物质层面,更有其超越性的维度——精神、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里的贫穷不仅仅是物质的贫穷,也应包括精神的贫乏,可以说,精神富有与物质富足一样,都应该是中国式美好生活应有之义。

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支撑。伴随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我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也有了更为丰富的需求,除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更有对“公正”的社会需求。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不是孤立的“鲁滨逊”式的个体存在,而是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结合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社会整体,一个充满活力而又良序竞争的社会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定感等各种美好生活的“软需求”的感知力,而贫富分化严重、阶层固化的社会则不利于人们体验更为美好的社会生活,如是说来,构建更为公平、正义的社会无疑也该是“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改革开放初期及之后的一段时间,缘于落后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倡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先富带动后富”,其造成的一个可能性后果就是贫富分化;进入到经济发展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的新时代,则要突出强调公平,要在高质量的发展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建构和完善更为公平的分配制度,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贯彻落实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副主任,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