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读懂中国③】在赓续传承中增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伟力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7日11:46 来源: 荆楚网

读懂中国.png.png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之一,起着最高的统摄作用,赋予人以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遵循,重视并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鲜亮底色。中国式现代化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高雅的精神文化、和谐的精神生态的现代化,是以精神感召人、凝聚人、激励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

价值论视域下,精神传承是个体精神提升和民族精神铸造的重要密匙,透视着人类探索形成的观念、价值和方法等,协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定位精神坐标并勾勒理想的精神世界图景。然而,在当前价值观建构中,一些错误思潮并未偃旗息鼓,“西化论”和“传统复古论”泛起,通过传播结构的隐蔽化和叙事手法的多元化,解蔽其所内蕴的意识形态实质,极大增加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亟待重视。为回答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何以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怎样落实、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如何建构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持续增强筑梦铸魂的精神伟力,必须一以贯之。

立壮志、闯难关,凝精聚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精神挺起民族脊梁。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精神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鲜明民族特征的伟大精神,形成了极具中国标识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都凝结着我们在特定环境和特殊考验中的顽强意志、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等,体现着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和根本优势,且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我们推崇精神,正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必然要求;是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坚守精神根脉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事业。精神不朽,伟业铸就。我们取得“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的背后正是伟大精神的引领。与此同时,还会面临诸多未知的急流险滩和荆棘坎坷,需用精神的磅礴力量驱散雾霭。审视国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领域尚存一些突出矛盾和风险亟待攻坚。环顾全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形势波云诡谲,国际竞争暗流涌动。我们要针对新形势采取新对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彰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精神姿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魄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面貌,昂步阔首迎接新挑战,勇夺新胜利。

领风尚、弘正气,崇德向善铸就中华魂

系牢精神纽带固守初心。社会变迁进程中,精神世界“静悄悄的革命”也在悄然发生。工具理性与物化倾向导致少部分人出现如信仰缺失、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受市场经济趋利性负面影响,人被裹挟在多元利益关系之中,精神与物质的错位和失衡致使精神“缺场”。错误社会思潮披着“欺骗”的外衣,宰制人的精神发展,扰乱社会思想,瓦解发展合力。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滑坡”“爬坡”或“双重效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念背道而驰,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严峻挑战。

精神教育尚需开疆辟域。国家一直坚持通过表彰楷模等来加强精神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高规格的表彰活动,引领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精神风尚。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催生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我们对中国精神的赓续也应以问题导向和开放视角观测实践场域,兼顾宏观叙事和微观建构,寻求源始性问题的觉解,不仅为当前精神文明打牢底色,更要为未来社会精神风貌的日新月异铺路奠基。

强精神、勇践行,攻坚克难彰显中国精神

榜样引领,勇担时代重任。榜样究其本质是价值应然存在的人格化,是德性的具体承载。学习领悟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挖掘其精神感召力和道德教化力,亲历其所是,进阶更高的价值序列。开展榜样引领,应注意兼顾认知度、理解度、认同度、共鸣度、践行度五维向度,鼓舞人们见贤思齐,形成崇德、向善、尚美的良好风尚。

实践养成,争做时代新人。积极体认、主动内化、自主外烁、自我反思和自觉改造等都是精神外显的实践理路。应促进内化式的教育引导和外烁式的实践体验相协同,鼓励人们在实践中收获对精神的知悟、意志的锤炼和情感的陶冶,在心、性、情、志的多维建构中,生成个体性的精神表达,进而找到内在精神层面发展确证,真正成为精神主体。

激励奋进,敢当时代先锋。应着眼于内部动机的激发,聚焦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发展需要,满足人的成就需要、价值需要和情感需要,支持个体强化对高质精神生活的期望,对高远精神理想的追求。处理好己与他、家与国、私与公等关系,抵挡喧嚣,坚守初心。不断激励人们斗志昂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智慧和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庆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