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用户越来越多,用户有了越来越多的平台可以分享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随着“种草”在社交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在消费之前,通过平台搜索别人的分享笔记“做功课”,有的通过短视频博主的分享了解产品的好坏。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平台给“素人博主”提供植入“软广”的内容,正让“种草平台”成为“韭菜平台”,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种草也好,测评也好,都是基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客观评价进行的,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亲近感。这种建立在从消费者的角度公平公正发表的客观看法,成为连接产品和消费者的—种新方式,本该成为平台客观分享消费者理性种草的良性循环。然而当越来越多品牌方安排素人博主发软广,营造“有大量普通人在使用”的虚假氛围;当越来越多的博主拒绝不了高额的推广费,在笔记内容、视频作品中夹带私货,令人真假难辨;更有甚者,由于一些博主没有专业能力对产品功效进行甄别,一些“三无商家”便见缝插针,过分渲染夸大功效,诱导消费者购买。其次有虚假“种草”就有虚假“避雷”,当相同品类的品牌竞争时,就可能会出现品牌之间的恶意拉踩,出现虚假“避雷”的行为。不仅污染了网络生态、降低了平台的用户体验,损害了品牌的形象,也给消费者权益留下了隐患。
当消费者对于网络种草类开始抵触、怀疑的时候,不仅仅是针对哪一个品牌,而是对网络分享种草这种行为产生抵触,这其中就一刀切了那些用心做产品的品牌以及那些真正好的产品。“虚假”种草,终究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在更多媒体报道之后,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也让真正分享种草的信息很难再得到信任,这不仅是平台的过失也让消费者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当这些虚假“种草”、虚假“避雷”遍布网络的时候,网络的分享就失去了意义,这既不利于品牌之间的正向竞争也不利于消费者辨别真正好的产品。
平台应该制止、打压这种虚假种草的软广行为,更要禁止三五商家见缝插针。市场监管部门更应该重视这些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公平氛围的行为,出台一些针对商家虚假宣传的惩治条款,对于平台的纵容也要进行强烈打压,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平台也要坚决抵制利益诱惑,与商家之间建立公平透明的合作,坚决抵制虚假宣传,这也是间接维护和巩固平台形象的长久之计。商家也要自觉公开透明的营销,把重心放在产品的研发和制作上,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实力说话,公平竞争。让网络分享平台形成一个健康、值得信任的氛围,实现平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利共赢的局面。
网络不是商家们投机取巧的平台,而是用户分享真实内容的地方,应该严厉管制广告植入、虚假宣传,营造出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平台。而健康的网络氛围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加强整治力度,网络平台坚决抵制虚假宣传,商家自觉公开透明营销,才能真正达到良性循环。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倩(武汉学院)
指导老师:李绚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