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在微博引起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各抒己见,从切身生活经历出发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必备技能提出建议。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建议与生活实践相关,大到社保缴纳、租房纳税、小到打印机的使用等。传统大学开设的普遍课程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从理论源起到后续发展,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一项本领并为自己所用。所谓隔行如隔山,行业的选择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是必然的,与社会打交道所需要的各类知识本领也是必然要掌握的,而这正是大学教育所欠缺的,也正是学生所呼唤的。
正因为必不可少,每个人都要经历,可能会有人觉得大可不必专门设一门课程来学习。但是从最近几年发生的事件来看,学习一些必备的社会实践知识有助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少走弯路。“00后整顿职场”的热议之下,是不少青年群体四处询问如何进行劳动仲裁、如何签约三方等职场问题;每到毕业季,就会冒出大量的经验帖分享自己的租房经验和避雷点;在豆瓣小组《我真见过世面》中,针对如何乘坐飞机、高铁、地铁也有详尽的帖子进行科普。或许互联网之下,人们可以善用搜索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但是信息来源的不明确、相关帖子的字数限制、以及不同社交媒体的壁垒都使得获取想要知道的社会必备技能信息不是那么容易。大学作为一个通识类的高等教育殿堂,是一个可以帮助大学生迈入社会少走弯路的靠谱且可信的平台。
这个话题同样也给大学教育提了个醒,不少青年网友在强烈呼吁开设一些社会必备实践课程的同时,也在吐槽一些“水课”。“水课”之所以“水”,是因为它言之无物,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于能更好的指导实践,而不应只是纸上谈兵,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只谈论远方虚无缥缈的宏大构筑而忽视掉实践过程中绕不开的各种细节。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教育一直在改革,网友们自发探讨的这类“社会必修课”反映了民意,将其纳入到大学生的实践课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和适应社会。
不仅是大学教育,对生活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应该贯穿于各个年龄层中,在社会飞速发展之下,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加强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学习,同时社会也应对学生成长抱有关怀与包容之心,为其提供更多的耐心与良机。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奇菲(西安交通大学)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