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读懂中国⑦】奋进新征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2日09:57 来源: 荆楚网

读懂中国.png.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强调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为什么在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要警醒全党?奋进新征程,走好新的赶考路,需要充分认识增强忧患意识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 增强忧患意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传统忧患意识的继承与弘扬

所谓忧患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与进取意识于一身的综合体。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浓厚的民族气质和历史底蕴。在中华民族浩瀚如烟的古典书籍和先哲语录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古人深厚的忧患意识。从“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到“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到“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无不凝结着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的治国理念和智慧,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并且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特质、为民情怀与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增强忧患意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其作为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同时,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忧患意识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极大丰富拓展了忧患意识的内涵。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 两个“长期存在”,以及两个“永远在路上”等,既是新时代增强忧患意识的鲜明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常怀忧患之心”的自觉传承与发展。

二、 增强忧患意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战胜风险挑战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民族才能自强不息。反之,没有忧患意识,对风险挑战视而不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一旦风险转化为现实,必定会遭受损失乃至失败,这是历史昭示的一条规律。基于这一规律和使命的历史自觉,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忧患意识贯穿于党的奋斗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而且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是面对复杂的风险考验和严峻的困难挑战,我们党愈发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比如在面对抗战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却一口气列举了可能出现的17个方面的“最坏局面”,强调在看到光明的同时,更要准备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高频次专门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忧患意识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面前,我们党依然不忘“忧患”。《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同样,报告在分析研判今后的形势环境时也充满忧患意识。《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像这样体现忧患意识的在《报告》中还有多处。可以说,《报告》通篇充满了忧患意识,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伟大斗争精神。《报告》之所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全党,是因为其凝结着党百年历程中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与智慧。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古语中的“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就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化解风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法宝。新征程上,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这是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三、增强忧患意识,体现了我们党对当前国内外大势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正是基于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其蕴含风险的深刻洞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严峻复杂的困难挑战。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一方面,疫情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以WTO所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贸易壁垒增多,贸易摩擦加剧,贸易规则更趋碎片化,国际贸易和投资也大幅萎缩。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叠加,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经济形势正在显著恶化。从国际政治安全形势来看,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全球政治与安全形势的复杂性有所增加,世界动荡源和风险点不断涌现,全球安全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性安全问题爆发危机的危险增大。

从国内情况来看,尽管我国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作出判断:“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近些年来,我国高速增长期累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逐渐显现,可以预见与难以预见的风险明显增多且彼此之间紧密关联,甚至形成“风险综合体”,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单从经济领域的风险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又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三大问题相互交织的情况,再加上“逆全球化”浪潮、中美关系的变局以及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另外,其他领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四、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关键在党。基于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的深刻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总结新时代十年极不平凡的成就和伟大变革的同时,依然郑重告诫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种清醒和坚定既体现了一位大国大党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治理智慧,又体现出对“历史周期律”的强烈忧患。他多次提到这个话题来警示全党。比如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像这样告诫全党的话语还有:“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后,要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穷途末路”“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在这个漫长历史进程中,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倒,是一个极难极大的风险挑战”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周期律”的系列相关讲话,充分彰显了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 警示鞭策全党全国, 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当前,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特别是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百年大党,忧患长存。忧患意识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脉之中,成为党的自觉执政意识、执政心态。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推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形势,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全党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 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注:本文系 2018 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DJ009)。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术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