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网络中国节·元宵】东湖评论:盛世良宵岁月长 传统文化润心灵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5日23:20 来源: 荆楚网

元宵节,又称小正月、元夕、灯节或上元节。“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宋代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词,生动展示了北宋都市与乡驿庆元宵的不同情景,都市热闹非凡,乡里分外宁静,城乡各有其乐,折射出北宋商业与农耕并重的执政理念。当前,恰逢盛世,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祥和。点燃璀璨花火,挂上红彤灯笼,共同见证盛世良宵,一起抒发家国情怀,让元宵佳节润泽心灵、焕发力量。

擦亮元宵节传统文化符号“促传承”。元宵节历史渊源颇深,是每个中国人都十分珍视的佳节,舞狮子、耍龙头、踩高跷、扭秧歌、听说书、逛庙会、挂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拜晚年,各类年俗节目,令人应接不暇。千百年来,所有与元宵节相关的活动凝结成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文化元素。此时,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闹元宵,非遗展示、非遗展演显新貌、字谜接龙不断,锣鼓擂响新春,曲艺唱出祝福。以国粹曲艺为例,正月十三河南马街书会,具有七百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各地艺人云集,汇聚了全国60多个曲种、上千个曲(剧)目,实现“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梨园盛况,汇演持续到元宵节后,让全国票友大饱耳福。

赋予元宵节新内涵同心协力“促振兴”。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早在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以历史视角看,元宵节饱满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舞狮、赏灯、祭春等可广泛参与的民俗活动,得益于汤圆、年糕、饺子等节庆美食的味觉记忆,受惠于戏剧、杂技、相声、小品、庙会等艺术形式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今年元宵夜,月与灯依旧。从《霸王别姬》搬上荧屏始,曲艺就与电影便结下不解之缘。如果说京剧与西洋乐同台献奏是粗浅尝试,《满江红》电影配乐演唱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曲艺的无限魅力。无独有偶,令人神往的《盛世良宵——2023幸福都市新潮戏曲晚会》即将粉墨登场,沪上戏曲名家以电影的质感,为观众带来九段京、昆、越、沪、淮与不同音乐形式跨界融合的作品,《月亮代表我的心》《梅兰芳华》《金丝鸟》通过唯美时尚的“戏聚元”新概念,呈现海派文化随时代步伐而不断“蜕变”的顽强表达力。

守护元宵节根和魂润泽心灵 “促延续”。节日是芸芸众生平凡日常生活的重要节点,对于纾解社会焦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元宵节”与乡土中国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紧密相连,即使岁月流转,生活方式改变,依旧给人带来有效的心灵慰藉。“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元宵节宋代农村保留着社祭习俗,祈求丰年,可见春耕理念已铭刻在古人基因深处。追根溯源,我们于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长河中采撷瑰宝,建立起现代社会与古老中华文明的强链接,从而促进民族的根和魂绵延不绝。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上元节如柔韧的纽带,连接历史和当下,接续明天和未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相聚的快乐看似平淡,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实则弥足珍贵。元宵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高山,不登不知其高;如甘泉,不饮不知其味;如大海,不置身其中不知其辽阔。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志克(宜城市委宣传部)

摄影:王丽(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