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打破35岁限制,莫让“廉颇”惧老矣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8日17:37 来源: 荆楚网

近日,媒体报道部分企业将招聘年龄限定在30岁以下,引起网友议论。企业从自身考虑招聘什么样的员工是用工自由,但是无论是“30岁年龄门槛”还是“35岁无职场”,人为限定招聘年龄,与法不符,是一种用工偏见,需要改变。

现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22岁大学毕业,27岁博士毕业,医学博士生可能30岁才完成知识积累。在技工人才培训中,从初级到熟练业务更是需要多年不断实践和学习。招聘向年轻人看起,将30岁年龄作为招聘硬杠杠,后续会不会只招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年龄成为招聘的硬性标准,那么研究生等学历深造有何意义?翻看我国法律,从《民法典》到《劳动法》没有限定入职年龄,只是规定用工企业不能存在就业歧视。让招聘者只存在青春优势,而忽视能力品德等综合因素,本身就是一股歪风邪气。这种规定既与相关法规要求不符,也是对应聘者的不公。一味强调年龄,动摇的是职场基础,极易引起求职者甚至社会对于年龄的焦虑。为了众多求职者考虑,不能让招聘30岁限制代替相关法规制度。

有冲劲、有朝气的年轻人队伍,配上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员,往往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产业发展壮大,需要保持梯形的人才队伍建设。拉勾招聘《2022数字科技人才招聘白皮书》通过调研了1800多家企业和超4300位数字化科技从业者,发现00后求职者最在意工作成长性,90后求职者更青睐国央企,35岁左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关注雇主口碑,看重企业文化。现如今,员工30岁开始成熟,到40步入成长黄金期。各行各业中中不乏35岁以上成功人士。虽然30岁以上的职工面临家庭等多种问题,但是不可否认,30岁以上职工对企业认同感强,技能基础好,通过长时间培养,成长比新人更快。古语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甘罗十二为宰相,曾国藩三十岁入朝为官,买臣五十作公卿,太公八十遇文王。如果按照年龄来招录职工,这些人注定碌碌无为。在招聘中设定30岁门槛,等于变相的将团队基础和未来的技术人才向外推。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是行业发展壮大的根本。越是稳定的发展环境越能激发员工团结协作的意识。能为自己所用,能长期留在企业为企业壮大做贡献的才是人才。光考虑年龄问题,不考虑长期发展,只追求有人入职,而忽视人才成长,是种本末倒置。相对于设置招聘年龄,用工方应该更多考虑如何让职工为我所用,怎么留得住,怎么用得好。

两会期间,曾有代表提出放开招录公务员35岁限制,在网民中间获得很大支持,为破除职场35岁限制带了好头。人才不分年龄,人才成长更需要时间。对于35岁招聘限制,需要劳动部门依法依规,不断加强监管。要按照相关法规,发挥“娘家人”作用,为大龄应聘者撑腰。需要人社等部门携手,加强职业培训,扩大各种技能职业培训覆盖面,让各类职业教育普及起来,让各类职业人才多起来。要普及职业规划课程。通过职业规划,让更多人找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要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猎头公司等就业中介机构参与到招聘市场中,通过市场,不断调动人才跨区域交流,让35岁及以上的人再就业能有更多选择。还需要立足于现有大市场建设,建立各类大龄人才数据库,按照市场规律合理配备人力资源。通过调配,让人员人尽其用。

资治通鉴中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新老职工并存本是职场常态,一味鼓吹招聘年轻人,难道年轻人没有老的时候?就业市场需要健康的招聘环境,需要对于高龄低龄一视同仁的招聘标准。打破35岁招聘限制,才能让更多“廉颇”不惧老,让更多人才不因年龄发展受限。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松(湖北襄阳)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