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信义老农”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5日15:09 来源: 荆楚网

在陪同湖北日报记者跟踪采访“信义老农”陈廷海的半年多来,无数次被感动。报道刊发后,连读了两遍,又找到记者拍摄的视频反复观看,禁不住泪眼朦胧。已经想不起上一次为一篇报道、一个视频感动流泪是什么时候。

在全网点击过亿的各大评论区,泪眼朦胧的,并不止我一个人。镜头中的陈廷海,与我的父辈一样,清瘦、辛勤、朴实、憨厚,甚至有着共同的坚定和倔强。他在土地上佝偻着背脊,日复一日用汗水滴灌庄稼,只为换取一点点微薄收入的场景,我再熟悉不过。

很多人发问,是什么力量让陈廷海风雨践诺17载,非要“活着把债还清”?是什么力量让210户乡亲无怨无悔信任他,17年来没有一个人上门要债?原本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一件事,为何会唤起如此大的社会共情?

我想,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更渴望“信”和“义”。从小时候起,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人无信不立”“吐口唾沫是个钉”,但这件“天经地义”的事,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个老农和一群乡亲,击中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向善力量。“信义老农”就像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到了社会信义缺失的一角,也让每一个人都在喧嚣浮躁中,平静下来,反观内心。

陈廷海很苦,却一直都在笑对苦难。8月流火,46℃的高温让长时间户外劳作随时可能中暑,他却趴在地上说“日头大点好,日头大,玉米才晒得透”。为了多卖几斤玉米,他又何尝不是那个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身上始终晒不干的汗湿衣衫,叫人心疼。

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温暖而豁达的笑意,温暖自己,也温暖别人。而他对信义的执着,只是他植根于这片土地、一个本分善良的中国农民的本能。

长坂坡上,子龙救阿斗,守住了糜夫人托子的信任。

当阳桥上,翼德一声吼,兑现了自己匡扶正义的承诺。

千古关陵,云长这一生,不朽的信义传奇震烁古今。

长坂雄风,信义当阳。这一方英雄热土,刀光剑影虽已黯淡,鼓角铮鸣虽已消散,尚义之风从来不减,信义精神仍旧滚烫。

总有一种力量令我们泪流满面。

这条信义之路,陈廷海走了17年,乡亲们陪了他17年。或有风雨,或有苦难,但,他不孤独。

稿源:荆楚网

作者:罗蓉(当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总工会主席)

图片:刘曙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