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对于“历史主动”的认识关系到我们如何对待过去的成绩与经验,更关系到我们如何解决未来遇到问题与可能面临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层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有深入而系统的认识。
何为历史主动精神?
首先,历史主动精神是人的主体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客观表现。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并不是某种独立于人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者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也指出,“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恩格斯所说的“预定的目的”就是人类社会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对未来发展目标的一种设想,这种设想绝对不是随心所欲的幻想,而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中的社会主体从现实情况出发作出的理性判断。人的主体意识将人与动物区别开,同时人的主体意识造就了现实的历史。因此,所谓历史主动精神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主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主动参与历史发展过程,积极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精神品质。
其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唯物史观作为“伟大认识工具”,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将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科学认识和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为认识工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道路。
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唯物主义为认识工具,自觉承担中华民族独立、发展、复兴的历史使命,理性对待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勇于面对并积极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精神品质。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源自何处?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首先源自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把握。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十八届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曾经,晚清政府因为没有把握“大势”而失去发展的机会,让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中国近代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掌握规律、抓住机遇、把握大势的极端重要意义。所以,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本身就反映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也是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世界大势”,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无产阶级国家这一国际形势的把握。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的伟大奇迹,无论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改革开放,还是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每一次重大成就无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规律、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的历史主动精神。
其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还源自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如何以伟大自我革命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呢?历史表明,无论是建党初期的制度建设,还是新时代的大力反腐,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无数困难,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通过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内在的自我革命才得以外化为一种历史主动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社会革命。
其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根本上是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够让我们党在把握历史主动时拥有充分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能够战胜各种错误思潮和信念动摇。
强调历史主动精神有何意义呢?
回望过去,历史主动精神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曾三次对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的总结,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后至遵义会议这段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使得全党在思想上达到统一,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评价了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使全党思想再一次得到统一,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的稳步进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历史上的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则是对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三个重要历史决议都发生在党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是党主动审视历史、自觉总结经验的实践活动。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主动承担历史责任,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才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能够有底气面对每一次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要“坚定历史自信”,回望过去,从表象来看,我们的历史自信来源于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而从内在本质看则是源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期就具备的历史主动精神。正是因为具备了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才具备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主动解决困难的担当。展望未来,历史主动精神是坚守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守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过去的一百年中,无论是面对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是遭遇低谷还是高潮、无论是面临不利环境还是有利环境,中国共产党都能够坚守理想信念,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中之所以能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把握大势,顺应规律。所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我们更加有信心面临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该如何继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作为一种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对推动社会主义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更是需要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挥这种历史主动精神。
首先,要继续顺应历史规律,勇于应对未来的各种未知考验。顺应历史规律就是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把握主要矛盾,结合中国实际和国际格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过去,我们党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大的考验中摸索规律,在应对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中顺应历史规律,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未来中国社会该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强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在过去的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无数个重大成就,真实的历史事实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的客观来源,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坚定历史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统一,而坚定历史自信只有与不忘初心相结合,才能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初衷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的解放为目的远大理想。
其三,充分认清历史方位,把握时代发展机遇促进社会发展。发挥历史主动精神需要对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因为历史方位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道路的确立问题。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主动精神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过去正是因为及时认清历史方位,才取得事业的成功。如今中国面临着国外局势复杂和国内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只有对国内外形势有客观、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抓住机遇,超越当下发展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后,勇担历史使命,为促进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其中就包括“坚持胸怀天下”。“胸怀天下”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征,同时也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和平、为世界谋发展、促进自身发展与世界繁荣共存的政党。如今,世界局势紧张复杂,中国共产党更加应该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春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