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性支撑。乡村要振兴,人才要先行。当前,农村地区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多是老年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面临着“空心”现象,这种“空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实施好“头雁、归雁、家雁、鸿雁”四大工程,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势。
实施“头雁”工程,提升领飞能力。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头雁”,党组织书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实施“头雁”工程,定期开展“头雁”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头雁”统筹协调组织能力。组织“头雁”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着力开拓眼界,提升境界,打开心界。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队伍,深入挖掘在外优秀人才、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充实到乡村振兴队伍中,提升基层战斗堡垒协同作战能力。推行“竞聘上岗”制度,鼓励竞选人登台演讲,展示优秀能力,秀出发展蓝图,激发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实施“归雁”工程,推动资源下沉。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实行党政班子成员结对联系制度,确保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打好“乡情牌”“乡愁牌”,让“归雁”回归筑巢,吸引在外的优秀本地人才回乡创业,发展带富。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结合农村地区特殊情况,充分发挥“柔性引才”的优势,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与高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等专家团队建立合作制度,确保有需求时能够服务,无需求时各就各位。发挥“银发人才”优势,通过“回乡返聘”等方式,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退休后回乡发展。加大对基层一线政策倾斜力度,大力招录有在乡村一线发展愿望的年轻人,全力提升村级干部待遇水平,让乡村干部安心干事船创业。
实施“家雁”工程,激发乡村动能。乡土人才是农村的宝贵资源,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要大力培育本地农民专家,通过给政策、给荣誉、给资金,认定培养一批本地“田秀才”“土专家”,发挥农民专家在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示范引领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加大对本地干部培养力度,为基层一线干部积极争取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的机会,通过“结对式”帮带,为乡村一线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围绕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等,提升本地人才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水平。
实施“鸿雁”工程,发挥引领作用。乡村要发展,需要大力依靠市场主体、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通过实景教学、学校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创新经营方式,提升他们的经营能力,培育一支爱农村、善经营、懂管理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典型选树力度,通过开展创新比赛、职业技能大赛、农民运动会等,选树一批新时代典型农民,激励农民在农村的广阔舞台上大展身手,创业致富。
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也在农村,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只有实施好“四雁”工程,乡村振兴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农民的口袋才会越来越鼓。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茂盛(宜昌秭归)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