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如一日守着一棵树,别人也许会认为这很枯燥,对我来讲,守护这棵象征中国礼仪文化的迎客松,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我要把这份世界独一无二的工作干好。”全国人大代表胡晓春真情流露的朴实话语,让无数人为之感动。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胡晓春的回信中提到,“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需要拥有一颗“匠心”。这种匠心,是对所从事职业发自内心的无比热爱,是干不好就誓不罢休的自我期许与坚定信念。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最初的迎客松“守松人”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全国劳动模范”到“中国好人”,再到全国人大代表……在旁人眼里,胡晓春出名了、成功了。但正如冰心所写那样,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为黄山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3年,一年有300多天,他都在黄山之巅与迎客松为伴,手写的《迎客松日记》已有80多本,总字数超过了140万字。是什么支撑着他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心中有爱,才能无怨无悔。胡晓春说,“迎客松不仅仅是一棵树,它就是一个令人敬畏的‘长者’,一个日夜呵护着八百里黄山的‘老人’。在我心中,迎客松就是我的家人、亲人,我如何照顾家人,就如何照顾迎客松。”这份发自内心的爱,是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是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是热爱家乡的赤子深情。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行则有力。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像胡晓春一样的“中国好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以点滴之力汇集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同样是全国人大代表,“天坑村”开路人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通向外界的“致富路”;90后“养老人”李楠楠,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日复一日做着为老人翻身、擦背、吸痰等琐碎工作,用青春的热度温暖“夕阳红”;独闯“大山禁区”的农加贵,37年坚守山村学校,“唯一自豪的是,我来了之后,落松地村的孩子一个不少,都读过书!”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光辉,有的只是朴实无华、埋头苦干和默默的奉献。但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他们,新时代十年,我们才能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才能让今天的中国,站上新的更高起点,走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
心中有爱,肩上有责任,脚下有远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让胡晓春倍感压力,几个月来,他每晚都会学习到深夜,请教其他代表,为履职做最充分的准备。“做任何事,态度是第一位的,用心用情全力去做,一定能做好。”胡晓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到。他决心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履行好代表职责,未来更要用心用情保护好美丽的黄山,继续书写好与迎客松的感人故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带着信念工作,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把不凡的追求融入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将劳动的热情、奋斗的激情化为干事创业的干劲和担当,为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东风浩荡,梦想催征。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要向胡晓春等“中国好人”学习,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积微成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为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具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敬秋(黄冈市委党校副校长)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