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提供了调研内容、方法步骤,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实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关键是厘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对客观规律的总结认识、复杂情况的分析研判、破解难题的生动实践要“从群众中来”,对党的正确主张、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要带“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不断密切群众联系,创新思路办法,凝聚思想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之江新语》第一篇就是《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改进调查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的考察调研将近100次,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队、科研院所等,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调研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科教文卫、生态保护、历史传承等,主题涵盖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务实作风为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做出了表率。
眼睛向下察实情,密切群众联系。“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亲自摸清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调查研究的手段,但要真正把民意弄清楚,不仅需要“大数据”,更要“大脚板”。确定合理的调研方案,要在“看什么”上下功夫,避免“嫌贫爱富”、以偏概全;在“干什么”上做功课,跳出开大会、听汇报、看资料“老三套”。到车间码头看一看,田间地头走一走,市场社区转一转,群众家里坐一坐,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见微知著、解剖麻雀,做到心中有数。
开门问策听实话,尊重群众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处于深刻复杂变化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做法新经验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听实话求真理、找规律破坚冰。然而现实中,有些同志只爱听好话,拍着胸脯做决策;有些同志刻意回避矛盾,闭着眼睛做决策;有些同志瞧不上“土方”,捧着书本做决策。这些做法既脱离了实际,又伤害了群众感情。实践出真知,高手在民间,只有敞开大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取信于民、问计于民、造福于民。
对症下药谋实招,解决群众心病。《方案》中调查研究的第五个步骤就是“解决问题”,既要带着问题,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更要解决问题,避免视而不见、闻而不问、调而不查、研而不究的“假调研”。为了除“三害”,焦裕禄同志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访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带领兰考县委组建“三害调查队”,行程2500公里,记录全县84个风口、1600座沙丘,绘制了一幅改造兰考的蓝图。直至今日,“看见泡桐树,想起焦裕禄”仍传响在兰考百姓的心中。在调研过程中,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能够及时解决的立行立改,需要长期努力的定期公开进展,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
科学决策求实效,争取群众好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实效体现在过程实、对策实、作风实,取决于老百姓满不满意、赞不赞成。一方面,要警惕为民调研变成“扰民”调研,做到统筹调研安排,严明纪律作风,落实轻车简从、“四不两直”,变“一级级陪到底”为“一竿子插到底”。另一方面,要警惕调查研究变成“纸上谈兵”,不断加强实践检验,提高结果转化,注重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变“材料”为“秘钥”。在调研与决策过程中,用好“共同缔造”理念,和群众一起想、一起谋、一起干,让群众一起评、一起议,增强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
步入新征程,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我们更要练好基本功,用好传家宝,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调研报告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杜佳会(咸宁赤壁)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