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提出,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在我们国家的治理体系中,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就是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身处新的历史方位,对标新的历史任务,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对政府部门的创造性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如“刹车油门”和“路障路标”之喻,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我们不再是仅仅说“yes”或“no”,用权力解决发展问题,而是真正把责任抗在肩上,把思考和解题融入在行动中,用服务打造环境,用智慧破解难题,用担当负责抓好落实,才能把“应该办的事”办成办好。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守摊子,而是打江山,是新时代的又一次“长征”。诉诸历史,当前风头正劲的诸多新业态,在一开始都经历过非常明显的“试错期”,它们能够闯出来,都离不开来自政府层面的“审慎包容”。做好“审慎包容”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用发展的眼光、服务的态度、担当的姿态和包容的格局,去融入发展大局。首要的就是转变工作思路,变“组织要我办”为“主动靠前办”,当别人的事是自己的事,学会在成就别人中找到自身价值,能够在城市发展中挖掘自身“助推力”,这样工作执行就不是枯燥的被动应付,而是能找到“办好就是快乐”的价值归属。
除了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解决实操上的难题往往更需要智慧。对政府部门而言,既不能当“千手观音”管多管死,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依法不作为”。创造性执行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更好处理发展活力与发展秩序关系的能力,直接考验着履职尽责、服务发展的担当。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必须“事上见”。当下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已然掀起,既然“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那就要多到一线去,向人民群众学习。既找阻碍落实的问题,更“甘当小学生”学习“民间高手”的解题智慧,学会以点带面,用先进典型、经验推动地方发展。与此同时,要做好孕育“高手”的“幕后推手”,用宽容审慎的干事环境、赏罚分明的考核体系、优化办事的体制机制让一批“高手”脱颖而出。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只有进一步转变思想、担当作为,用务实的作风和创造性思维推动发展落实落地,一个活力奔涌的中国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璐(武汉江夏区)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