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6日19:4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等你们也成了父母辈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女子孙继续植树,一代一代做下去,美丽中国就是这么建设出来的。”4月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亲切勉励在场的中小学生,将植树造林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

喜欢植树,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乡愁”。 中国人爱植树,是深入骨子里的一种情结。白居易做过多处地方官,每到一处都要栽树种花,也爱植柳,正所谓“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他也因其亲民和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作风深受百姓的爱戴。苏轼谪居黄州建东坡雪堂,周围栽种柳、桑、竹、枣、栗等树,写下“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等著名诗句,黄州也因此成为他实现自我疗伤的“此心安处”,成为他登上其人生顶峰的文化高地。翻阅古代文化典籍,记载种树、倡导植树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典故轶事俯拾皆是,广大青少年要自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身心,厚植生态文明理念,从小热爱劳动,热心植树,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积极植树,是一以贯之的自觉担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直重视植树造林。从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到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1次参加义务植树,我们党对植树造林的推动一以贯之;从杨善洲22年扎根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到郭富山23年如一日,用双手绿化红嘴山,再到马永顺祖孙三代植树5万多棵,中国人植树造林的努力从未停歇;从右玉的万亩林海,到塞罕坝的“万顷碧波”,再到毛乌素沙漠的“绿进沙退”,中国人植树造林的成就令人赞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地球绿化,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功不可没。”广大青少年要赓续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作风,接好“接力棒”,矢志不渝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义务植树,是一点一滴的习惯养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为了倡导义务植树,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国家还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公民植树造林的法定义务。但不可否认,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还存在着义务观念不强、尽责率低、成活率较低等问题。要创新组织方式、丰富尽责形式,为广大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更多便利,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要设计符合青少年特点的义务植树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全国青少年绿植领养活动,拓展义务植树的尽责方式,倡导“网络植树”等新风尚,让义务植树成为广大青少年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广大青少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从点滴做起,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敬秋(黄冈市委党校副校长)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