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各地大兴调查研究也已布局起步。凡事谋定而后动才能少走弯路,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前期谋划和准备,是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的关键,也是摆在每位党员干部面前的必修课。只有扎实做好基本准备、强化基层导向、发挥基础作用,才能保证调查研究的深入度和实效性。
做好基本准备,让调研“有备而去”。“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做好调研准备工作,调研启动后才能少走弯路,也能有助于提高调研效率。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调查研究而言,好的选题可以称为成功的一半。选题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贪大求高求全,“开一个小切口,做一篇大文章”才是选题的应有之义。同时,选题是否具有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意义以及在调研上是否具备可操作性等因素,都需要在选题时做好充分的思考和论证。确定调研主题后,就要进行足够的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尽快从“局外人”变成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当然,做好调研计划、确定调研方式等也是调研的基本准备工作,必须综合考虑、精准谋划,让调研既能“有备而去”,又能“满载而归”。
强化基层导向,让调研“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研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指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坚持基层导向,关系到调查研究的指向和去向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把朝着基层走作为调研的主攻方向,杜绝坐在机关大楼里逐级向下要材料的“假调研”倾向,真正关注基层、面向基层、走进基层,摒弃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主义”,这是在调研启动之前就应该定下的调研方向和调研纪律。深入基层,既要有身体行为的深入,更要有思想感情的深入,将真情倾注到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之中。同时,调研之前还要明确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的要求,避免出现多级领导干部或多个上级部门到同一个基层单位“扎堆调研”“反复调研”等情况,如何做到既能交流经验,又能减轻基层负担,需要调研单位以及调研者加强调研规划,做到科学统筹。
发挥基础作用,让调研“有口皆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知政失者在草野,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调研者要充分认识到调研在帮助本单位本部门正确发现、科学决策、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上发挥着基础和关键作用。因此,在深入基层调研之前,需要列好详细的调研提纲,提纲里既要有基础性问题,还要有延伸性问题。在调研时,要带着目标去、带着问题去、带着解决难题的诚意去,如果到基层走得不够深入、看得不够清楚、聊得不够透彻,调研就成了空谈。只有切实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把基础性信息摸清楚,才能有效发挥调研的基础作用,才会取得真真切切的调研实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的传家宝,要想把“传家宝”用好、用活、用到位,需要我们以扎实的基本功做好调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用“一事一策”“解剖麻雀”的谋事之术,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让调查研究真正能够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忠义(武汉市武昌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