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是什么?科技小院里的老师同学们在做什么?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近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科技小院孕育广袤农村美好未来的话题,再次引起全国关注。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国是农业大国,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农业承受的市场需求压力大,另一方面农业经营规模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业自给率强、商品率低。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最需要面对“大国小农”,农业科技创新尤为重要。科技带到农家小院——科技小院“诞生”15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在24个省区市91个县市区旗建立139个科技小院,以1.0版精准帮扶、2.0版产业扶贫、3.0版乡村振兴模式,引进创新284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面积5.66亿亩,增收节支700多亿元。科技小院虽“小”,却是科技创新大平台,可以作出科研大文章。有形有力有效的科技小院,架起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千家万户、田间地头之间科技桥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上的纽带。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更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课堂、实验室、田间地头是农业科技的原创策源地,科研人员、大学生、新农人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承载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强国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能不能用到田间地头?农民愿不愿使、爱不爱用?科技小院针对科技人员与农民、科技与生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通过技术研究推广与农业生产间融会贯通体系,科技走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道路畅起来、动起来、快起来,一个小院、一个团队、一个产业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繁荣一方乡村的强大力量。
科技小院为何富有生机和活力?在于它带有泥土味气息、乡土味的芬芳。走出“象牙塔”,走进农家院,在广袤农村了解国情,体验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艰辛、艰苦,爱农情怀、强农使命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厚植,兴农本领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中练就。广西改良土壤解决数万亩香蕉园裂果,四川布拖县马铃薯种薯基地半年内让原原种产量翻番,福建省平和县减少化肥投入节省数亿元成本,科技小院做的事是农民和师生都需要做的事。农民出题、师生答题、农民阅卷,或者师生出题、答题,农民阅卷。田间地头发现、分析、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长在泥土里的技术、写在大地上的论文、留在农民家的成果,符合乡亲们“口味”也容易受到乡亲们欢迎。
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万千农村群众勾画的美好愿景。希望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农人加入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农村、农业和农民最需要的地方播下科技“好种子”、培育科技“好苗子”、结出科技“好果子”,为农业强国、乡村振兴贡献科技智慧和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朱大钊(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