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岸,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追船嬉戏;大河之洲,昔日“退海之地”,如今水清岸绿、湿地如画;彩云之南,大量新物种、新记录种正不断被揭开“神秘面纱”……在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新华社发布全国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让人们看到了更多大自然的奥秘,也见证了中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健康、人类福祉和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着重强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共同守护地球家园”,主张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这充分展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的强大决心和坚定信心,对于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以“绿水青山”焕活“金山银山”,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一直是积极参与者、行动者、宣传者。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用实际行动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数据显示,从大力践行《湿地保护法》、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盛会;从郑重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颁布实施长江保护法等2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新时代这十年,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集中彰显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格局与担当,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出“中国样板”。放眼如今的神州大地,一幅幅鸢飞鱼跃、碧波荡漾、万鸟翔集的生态画卷浑然天成,满目湖光山色、生物多样丰富的湿地卷轴徐徐铺展,见证着中华民族山河脉动和沧海桑田的万千气象,一个“颜值”与“气质”并存的中国新形象也正广为全球认同、世界瞩目。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需要世界人民携手同行。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同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景。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亟需世界各国持续坚韧努力。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边治理、合作共赢的机制体制,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要争做美丽家园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持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同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只要全球各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断汇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合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纵深开展,我们定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共绘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秀美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摄影: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