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首届湖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汉举行。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未来大众的心理状态。同时,心理健康是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教育主体、干预主体和参与各方密切配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辅以常态化的健康筛查及宣传科普,构建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助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当中,家庭环境时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改善孩子心理的一大法宝。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家庭要和睦相处,夫妻恩爱,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尊重中教育孩子,用行动来感化孩子;要善于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心理异常,就要及时干预、疏导。同时,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发挥好全员育人的重要作用,家校携手共育,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家校协同并进,开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样态。譬如,学校利用各自新媒体平台,为家长推送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链接,组织线上学习,为家长实施科学正确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为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常态化支撑,让广大家长能够自觉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掌握并具备正确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深入贯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五育并举,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实现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发挥五育课堂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课堂—活动—疏导”的多方位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五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同时,加强课程研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打造别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的开起来、上起来、活起来,让广大学生在课堂及活动中感受心路成长的历程。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身心健康实践当中。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最脆弱、最易出问题的时期。建议政府主导统筹,健全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筛查评估、早期干预治疗等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譬如,建议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质量监测范畴、纳入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评价内容、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范畴。国家制定学校定期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情况筛查评估制度,建立统一筛查标准。建议国家出台指导意见,由各地卫健部门牵头,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公共服务机构,整合医疗机构、教育、社区等专业资源,指导学校筛查评估工作,信息互联互通,为筛查出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跟进服务,早干预、早治疗。宣传出版部门、少先队、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团体,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出版心理疏导的绘本图书,开展基层宣讲教育,组织开展心理疏导游戏活动等,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形成多方参与的社会合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 (宜昌长阳)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