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社科普及看湖北⑮】东湖评论:提升社科普及效能,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0日20:5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5月底,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湖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圆满落幕。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安排“十大系列活动”,总活动场次达500余场,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场多元生动的精神盛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社科普及是社科联的工作职责之一,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加强普及,才能被大众所接受,才能发挥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作用。

社科普及阵地是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有效平台和有力抓手。各地社科联要有效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红色纪念馆等场馆,加强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其次,要积极打造特色社科普及阵地,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连心站的作用,深度发掘像宜昌的“屋场会”、武汉的“树下同心会”等人民群众家门口的社科普及阵地,不断把社科普及工作融入群众的“田间地头”“茶余饭后”。

做好社科普及工作,关键在队伍和人才。要善借外力,加强与辖区内高等院校、党校和社科类社团的合作,组建社科普及专家团队,在辖区开展“定向辅导”。要用足内力,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熟悉政策、了解基层的优势,在街道、乡镇和社区成立兼职社科普及队伍,为群众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要发动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组建社科普及志愿者队伍,开展“接地气”的微宣讲,用微宣讲传递“大声音”,小故事诠释“大道理”,确实让群众“坐下来、听进去、有收获”。

当前,开展社科普及手段主要还是通过报告会、讲座、展览等方式进行宣传,运用新媒体还比较欠缺。必须探索社科普及的新形式、新途径,丰富“科普”内涵,让社科普及成为文化振兴的“新活力”。首先,要从内容上创新。要讲究传播艺术,改进普及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社科知识为公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譬如,2020年湖北省社科联创办《是这个理》系列理论故事节目,以社科专家的视角,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社会影响力、品牌关注度持续上升。其次要从传播平台上创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型媒体的作用,动员社科专家学者主动进军网络主战场,着力培育社科工作“网红大V”,推出像《是这个理》《晶晶乐道》等“网红产品”,形成“互联网+社科”新格局,让社会科学这只“燕子”真正地从象牙之塔飞入寻常百姓家。

风有约,春不误。借着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的春风,全省社科工作者一定要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将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社区,进一步提升社科普及传播效能,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向朝辉(宜昌市社科联)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