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敦煌研究院原院长苏伯民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去年,教育部设立的交叉学科下文物科学与保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这样一些高校可以根据招生条件和学术基础,设置文物科学与技术硕士、博士,文物保护事业往前走了一大步”。
苏院长在“人间至宝”敦煌莫高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已有30多个年头,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苏院长从2018年就开始呼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将文物科学与保护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建成独立学科;同时建议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文物科学与保护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必要性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实验室的落地正在积极争取中。
文物保护事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保事业发达或者文保发展比较早的国家,在文物保护的体制、理念、以及一些关键技术上,遵循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程序都非常成熟。然而,我国的文保事业还处在学习和探索阶段,文保人才也极度缺乏,高校设立文物科学与保护专业,将弥补我国文保人才空缺的困境,推动我国文物科学与保护事业迎来全面发展。
2020年湖南女孩钟芳荣,凭借67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湖南省耒阳市的文科状元,却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系这一“冷门专业”。钟芳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会选择考古专业,是因为偶像就是“敦煌守护人”樊锦诗,自己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考古学家。此举,对当前高考完即将填报志愿的学生们颇具启发,其实,专业无所谓“冷”和“热”,关键是胸怀“国之大者”,心怀梦想与热爱,孜孜不倦去求学求真,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今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得益于“敦煌守护人”樊锦诗,也得益于执着考古系学子钟芳荣,还得益于积极建言献策的苏伯民,正是一代又一代甘愿坐“冷板凳”的文物学者专家,才促进了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百花齐放显露世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朱江(宜昌兴山)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