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端午节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端午节同期的94.9%。端午假期,全国各地围绕家国情怀主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假日旅游增添了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一论述明确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向,对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中国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强调游历对于增长见识、丰富精神世界的作用,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白、杜甫和苏轼都是在一次次远行游历中写下众多留传后世的不朽诗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为后世的文化旅游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旅游发展一直存在重文的传统,重视景物的人文因素,重视观赏的内心发现。中国文化传统不仅强调旅游对于文化的意义,也强调文化对于旅游的作用,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同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也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2011年起,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把《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既是对伟大旅行者徐霞客的缅怀和纪念,也是鼓励大家主动走出去,走遍神州大地,在旅途中放松,感受美好。徐霞客一生万里遐征,访遍祖国名山大川,正长江之源,纠岁月谬误……“朝碧海而暮苍梧”是一种纵横于天地之间不计远近、不计朝暮的豪迈与理想,心怀天下,志在四方。在今天,它早已成为一种精神。几百年来,一代代的优秀学者们勘测大地、丈量山河,所钻研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日新月异、越来越好。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中国学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限热爱,我们要在新的时代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描绘更壮丽的山河,建设更加发达的生态文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曾深度解读徐霞客的呕心沥血之作《徐霞客游记》,他一生踏遍三山五岳,寻访江河源头,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开拓创新。每个人选择出发理由各有不同,但在旅途,总有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尤其是在传统假日这个时间段出行,不仅仅是体验各地民俗风情,更在于从中获得精神滋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合力。这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更是节日的文化内涵焕发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当代价值的需要。譬如,据某知名旅游平台《2023端午假期出游总结报告》显示,端午三天小长假“游客对文化游需求增长”趋势明显,民俗体验、文娱演出,文博访古等景区热度高涨,包括武汉黄鹤楼公园在内的文化类景区以及各地文博场馆成为热门之选。这说明,群众对于有文化底蕴的景区或活动是有一定的偏好,这也为全国各地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向往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在旅游已成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的现在,在积极参与旅游活动,传承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感受绿色生态发展、国家富强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让我们在“大美中国”开启我们的“美好旅程”吧!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穿越时空与先贤“相会”,发现山水之美,感受“霞客”精神,保持热爱,奔赴最美山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灿(武汉黄陂区)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