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对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更好学习和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解锁山乡巨变的“成功密码”,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赶考之路。
透过“千万工程”解锁山乡巨变的成功密码,需以真情实感换来群众的真心实意。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心,以“千万工程”为抓手,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出发,让“呼声”在耳、“诉求”在心、“愿望”在行,善于做群众的“泥腿子”,让工作带有“乡土味”,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察其言,观其色”,真抓实干、真情实感去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只有心里真正装着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断解决好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全面深化“千万工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现代化发展方向的人民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透过“千万工程”解锁山乡巨变的成功密码,需在“攻难关、克难题、解难局”中推进利民蓝图见行见效。20年来,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又奔向新的目标,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的典范。实践证明,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必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止“新官不理旧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的年轻干部亦是如此,更要发扬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优良作风,在细枝末节上见行动,在大事难事上看担当,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继续发扬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的斗争精神,敢于跨越“雪山”“草地”,敢于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敢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骨头”、敢接“最烫山芋”,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价值追求,善学勤思常实践,永葆一腔热血,“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透过“千万工程”解锁山乡巨变的成功密码,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量体裁衣”。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因地因时制宜发展。当下广大基层青年干部接续奋斗,做好基层工作亦要遵循“因地制宜”,要学会“入乡随俗”讲群众喜闻乐见的“百姓话”,在讲方言、说土话、拉家常中打开群众的“话匣子”,融入群众、融化冷漠、融通隔阂,用“接地气”收获的“高人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千条线”下面的“一根针”,要将上级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策往通俗,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逐步增强担当精神、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心怀初心、不改本色,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办好,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处理好。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实干争先,做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更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做好“带头人”“领头羊”。
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身处基层工作的我们不仅要将“千万工程”的经验案例入脑入心,更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接续奋斗、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为美丽乡村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宋华(宜昌兴山)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