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受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叠加因素影响,各种“黑天鹅”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近期,接连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要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底线,不能仅靠在“评时”花心思,更要在“平时”下功夫。
每当有事故发生时,一些地区、部门和生产企业连夜开启“紧急会议+突击整改+完善资料”强力循环模式,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令人注目。诚然,这样的工作模式足以应付督导检查,突击行动也能一定程度避免类似事故发生,成效不可谓不显著,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平时隐患累积的结果,还具有偶发性。总幻想做汲取他人事故教训的“局外人”,不在责任落实、依法处置、专业队伍建设、隐患排查上“下深水”,最后也将被其所累。因此,在安全生产上,想要“平时”放一放,“评时”抓一抓,把“没出事”就当成“没事”,显然行不通。
因此,要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确保责任“不悬空”。要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警醒警觉,须臾不可放松,聚焦化工、煤矿、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进行重点整治,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人人都是主角。企业法人代表、实际负责人,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功夫“绣”在平时,时时抓,事事抓,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一项制度、深化为一种习惯。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平时要加强学习,要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突能力,杜绝 “一报了之” “纸面整改”。安全生产同样离不开社会公众平时的参与,要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宣传、公益活动,从不乱扔烟头、不高空抛物和积极提供隐患线索等生“小事”做起,提高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
安全生产必须万无一失,否则一失全无。各级党委、政府和生产企业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自觉做到“评时”抓,更要抓“平时”,凝聚全社会安全生产共识,为新形势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相(四川泸州)
责编:丁楚风